2020年春季学期,学校继续落实好党委书记、校长、其他学校领导、二级学院党委(直属党总支)书记和院长每学期为学生上思想政治理论课制度。结合疫情防控工作情况,授课人充分用好“云端”课堂,紧扣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系列重要讲话和重要批示指示精神这一主线,突出“打赢疫情防控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主题,结合学生专业特点和未来发展,讲好战“疫”故事,引导学生深切感受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国家制度和治理体系优势,激发爱国主义的巨大热情。本学期共有30位领导干部为全校学生上思政课。
其中,3月1日,学校党委书记成洪波、校长马宏伟率先与全体师生员工相约“云端”,交流疫情防控期的所思所悟、所行所得。(【众志成城阻击疫情】书记校长 “在线教学第一课”暖心又振奋)
与抗疫主题相结合
围绕当前疫情防控形势,授课领导多维度对比分析了国内外疫情防控的相关做法,总结了此次中国疫情防控阻击战取得阶段性胜利的重要原因,引导学生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深刻理解中国共产党领导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显著优势。通过讲述社会各界以各种方式和渠道助力祖国抗击疫情的行动,分享抗疫榜样的先进事迹,鼓励学生向先进典型学习,涵养家国情怀,强化责任担当,增强防控意识,争当防控表率,努力带动身边同学,积极宣传正能量,为全国乃至全球的疫情防控贡献一份力量。
与专业内容相关联
课堂上,授课人立足学生专业实际,将思政教育与专业元素相结合,从专业角度引起学生共鸣,启发学生对疫情作进一步思考。
网络空间安全学院院长殷建平教授从专业角度结合此次疫情启发学生思考:如今已经进入信息时代,网络消息鱼龙混杂、真假难辨,其中不乏别有用心之人,作为网安学院的学生要牢记舆情监控正是网络安全的使命,要学会对网络消息进行理性独立的思考判断,做到不信谣、不传谣、不造谣,要努力将网络打造成弘扬主旋律的舞台。
文学与传媒学院院长田根胜教授从生命与审美的角度切入,结合疫情分析生命与审美的辩证关系,指出审美之于生命的意义在于其不仅是人类自身发展与精神建构的需要,也超越现实生存逻辑,更是沟通道德与知识的桥梁,通过讲述疫情中涌现出的大量先进榜样事迹,引导学生正确实现生命之审美。
与学生发展相衔接
受疫情影响,今年毕业生的就业工作成为了学校工作的重中之重,针对毕业生所关注的就业问题,思政课上,授课人认真为毕业生们分析了当下就业形势和长远就业趋势,鼓励毕业生要保持好良好心态,积极转换思路、关注新的行业发展趋势,积极适应“互联网+就业”模式,要坚定信心,主动抓住就业机会,脚踏实地,正确看待内心的落差,做好清晰自我定位和职业规划,尽快从学生转换为职场人的角色,加强学习各种就业辅助技能,不断提升自我、战胜困难、顺利就业。
引发学生积极反响
对于此次疫情期间的“云端”思政课,学生们反响热烈。许多学生表示,作为新时代的中国青年,要肩负起时代使命、勇于担当,为社会进步与发展贡献力量,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有同学留言,“也许每一代都被称为垮掉的一代,但关键时刻每一代都能挺身而出”。还有同学表示通过思政理论课的学习,对生命、审美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今后会将这种思考与感悟内化为人生更高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