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计算机学院出台了《计算机学院专业方向导师制工作方案(试行)》,从2012级学生中开始试行专业方向导师制。目前,专业方向导师制在全国只在浙江大学等少数几所985高校开展,该院的这次深化改革是在地方工科院校中的一次有益尝试。
该院负责人介绍,专业导师制是本科人才培养机制中的一个重要环节,长期以来,在该院专业课程和专业方向课程中,缺乏有效的对学生专业技能指导和职业规划辅导,仅依靠课堂教学很难真正有效地提高学生职业技能,专业导师制参考培养研究生的培养办法,将为学生学习和成长提供更为广阔的空间。通过专业导师制使得宽口径、重基础的前期培养和后期专业及学科综合能力的培养有机地结合,有利于发挥在本科学生培养中高水平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有利于更好地实现计算机学院人才培养的目标和个性化培养的要求。
计算机学院的具体做法是:
(一)学生根据各个专业方向导师情况和本人特长、爱好等实际情况,通过学生与专业导师双向选择,确定专业导师。
(二)每位学生只可选择一名导师,鼓励学生在自己所确认专业方向内选择导师,且每位导师原则上最多可指导8位本科生,正高职称或者上一年度科研经费达到10万元以上的教师或者上一年度在国内外重要期刊上发表论文3篇以上的教师最多可指导12位本科生,对学科交叉专业,学生经学院批准可申请跨专业(指跨数学和计算机)选择专业方向导师,但须征得学生主修专业负责人同意。
(三)师生双向选择导师原则如下:
1.学生确认专业方向
学生必须同时确认专业方向和导师,学院教务办对师生双向选择结果进行审核,确定学院师生名单,导师一经确认,原则上不得更改。
2.学生根据导师情况,在学生确认导师栏申请选择导师,一个学生可申请预选最多三个导师。
3.导师根据学生申请等情况,可选择指导学生,在适当情况下导师可增加学生面试环节。
(四)根据计算机学院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实施导师指导下的灵活的培养计划。学生确认专业导师后,与导师共同制订培养计划,原则上学生须修读确认主修专业的核心课程,导师可以指定学生限制性选修1-2门专业方向课程,原则上应由导师本人或者导师所在教学团队教师主讲。导师和专业学院(系)审核同意后,交学院备案,承认学分。
培养计划将是学生毕业资格审核的一个重要依据。计划确定后,学生须按计划修读课程,原则上不得变更。
专业方向导师应指导学生直至学生毕业,导师负责学生的毕业设计环节。学生修完规定的和个性化的专业方向课程,学科能力训练合格后,申请导师签名确认进入毕业设计环节。
(五)无专业导师或没有在导师指导下制订教学计划的学生,按照所确认主修专业的培养方案(指整个专业培养方案)执行。
为了保障专业方向导师制的顺利实施,计算机学院经过三个月的精心准备和调研,多次修改试行方案,制定了保障措施,主要表现在:
(一)专业导师任职条件:
1.学院在职教师、包括实验教师、外聘企业导师,实验教师须与主讲教师共同担任导师。
2.具有科研、教研经费保障的教师可以多招。
3.富有创新精神,关心热爱学生,有行之有效的人才培养方案。
(二)专业导师权利与职责:
1.选择学生。可根据学生的学业成绩、综合素质和面试考核结果等,择优录取学生。
2.对学生进行人格塑造上的指导。关心学生的进步,教育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引导学生明确学习目的和成才目标,培养学生科学精神与创新精神;促进学生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
3.对学生进行学业上的指导。指导学生制定后期个性化的培养计划与各学期选课。定期听取学生学习汇报情况,并对其作指导。
4.对学生科研等学科能力的培养。组织并指导学生开展多种形式的科研和学科能力训练,培养学生的研究能力和应用能力;安排学生参加学术活动、研讨活动、参加实验项目或课题、指导学生参加学生竞赛和优先指导学生毕业设计的权利。
5.对学生进行发展方向及就业方向的指导。通过对学生的接触和了解,针对各个学生的不同特点,对其发展方向和就业方向提出恰当的建议。
6.根据学生的学业和科研等综合表现,享有优先推荐所指导学生进一步深造的权力。
7.对于特别优秀的专业导师,学院给予表彰。
(三)学生享受权利与义务:
1.在全院符合条件的教师中,通过双向选择确定导师。
2.个性化培养。学生在导师指导下制定培养计划、课程学习计划和科研学科能力训练计划。鼓励学科交叉,跨专业选课。计划制定并经导师和专业负责人审核后,学生必须按计划修读,不得变更。
3.参与科研和学科能力训练。要求学生尽快参与导师的研讨班和课题组工作,以便较早接触、了解和掌握学科的动态,培养学科能力。学生应定期向导师汇报学习工作情况,按时完成导师交给的工作。
4.为了鼓励学生积极探索基于研究和技能的学习,学院将为学生科研工作或研究论文的发表提供一定的支持。凡在本科阶段,以第一作者被国内外重要学术刊物接受的论文,提供50%的版面费。
5.根据学生的学习成绩、科研能力等对学生进行综合评价,在计算机学科获得硕士学位点后择优推荐攻读研究生。
6.学生在毕业前须向学院提交参加专业方向导师培养总结材料。
目前,计算机学院开出17个类别71门专业课和专业方向课,为了适应产业需要,进一步对接产业技术特点,在前期取得丰富调研成果的基础上,将对教师的专业方向进一步细化,给学生提供更广阔的选择空间。目前,各项工作正在稳步推进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