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媒体莞工 > 正文
【东莞日报】孩子是天生的哲学家

  • 发布单位:新闻中心
  • 发布时间:2017-11-28
  • 字体大小:  

    上周,杭州一所幼儿园开设儿童哲学课的新闻引起了不少关注,其实,东莞早已有三位博士妈妈进行了这方面的探索。她们认为,孩子生来就是小小的哲学家,哲学能够培养孩子的独立思考能力、分析判断力、自主决策能力与创造力。    

    结缘

    三个博士妈妈开发儿童哲学课程

    今年暑假,一个把“儿童哲学”引入东莞的课程研发项目——创思雅哲,在东莞首次开班。这个项目的负责人是东莞理工学院的张艳红、吴寒柳、冯丽霞三位老师。除了老师这个角色,她们还有另一重身份——均为毕业于武汉大学的博士妈妈。

    东莞理工学院文学与传媒学院教师张艳红告诉记者,作为大学老师,她理想中的孩子们应该具备积极表达自我的能力,但如今有一部分大学生求知欲不强、对事物的探索欲不高,这种现象让她十分担忧,特别是做了母亲之后,她更加希望能够在思维方面为孩子们做点事情,这也是三位博士妈妈的共同心愿。于是,她们从2016年10月开始进行项目研发。

    目的

    批判思维锻炼孩子独立思考能力

    在她们看来,哲学既面向孩子,也面向家长。当今社会需要创造型人才,仅仅按照学校的培养是远远不够的。不少父母选择运用正面管教的方式教育孩子,这强调的是一种不惩罚也不娇纵的管教孩子的方法,认为孩子只有在一种和善而坚定的气氛中,才能培养出自律、责任感、合作以及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

    这种方式与批判思维并不冲突。前者为一种教育方法,后者重点在于锻炼孩子的独立思考能力。具有批判性思维习惯以及能力的人,不会简单、被动地接受信息,而会根据思维的规范分析信息,得出属于自己的结论,并能根据具体情况调整、改进自己的结论,简而言之就是具有一种创造能力。更重要的是,批判性思维教育能很好地矫正应试教育造成的思维肤浅化、单极化问题。

    课程

    不设标准答案 重在激发孩子想象力

    据张艳红介绍,在创思雅哲的课堂上,每节课都会设置一个主题,通过讲绘本、亲子剧等方式引导孩子进行思维训练。课程时间设置为90分钟,分两节进行,上课流程为四个环节:体验式导入、主题分享、哲思风暴、我的观点。

    首先通过艺术欣赏、创客体验、科学实验等方式带动孩子的兴趣,让他们对该节课即将讲授的哲学话题有个感性认识;其次教师逐层深入地与孩子交流,从刚才的体验出发,继而引导孩子一步步向哲学主题“进军”;接下来教师会介绍与该节课程主题相关的哲学家、经典哲学命题,深入浅出地让孩子们对主题产生多层面的理解,这里没有标准答案,只有不断刷新的认知,激发孩子在多维思考中形成自己的观点:最后每个孩子将有2分钟左右独立演讲的机会,说出自己的见解。此外,前后预留10分钟左右,作为师生情感、团队情感构建的时间。

    据了解,课堂上,老师们会根据孩子的思维发展程度来为其选择合适的课程模块。目前,幼小阶段的孩子主要是做基础练习,如绘画、设计、手工环节等。而初、高中学生则设置了集训营。同时,每月开展的家长课堂老师会邀请父母二人共同探讨育娃话题。张艳红希望,未来路上,能有更多同路人用爱守候孩子们的未来。

    记者:张安定

    原载于《东莞日报》11月28日B02版

      原文链接


网站导航 | 网上投票 | 联系我们 | ENGLISH |

   东莞理工学院 Copyright©2013 Donggu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All Rights Reserved. 粤ICP备0500882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