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理工学院: 每学期女生跑50公里、男生60公里 据东莞理工学院体育学院副教授陈进介绍,其实,东莞理工学院也有类似的规定,采用APP监督学生完成规定的体育任务,只不过目前针对的是大三的学生。具体要求是女生每学期必须跑50公里,男生60公里,如果完不成,体育学分就修不满。
“也是今年才开始的,正在计划覆盖到大一大二学生,但大一大二的学生任务肯定比大三多,因为大三学生有一些开始到校外实习,考虑到实际情况,所以任务轻一点。”陈进说。
其他高校: 体育课学分与奖学金挂钩 东莞职业技术学院宣传部部长杨洋表示,该学院暂时还没有类似规定,但是学校已经将体育课的学分与评奖学金挂钩,如果体育课学分修不满,则不能申请评奖学金。
此外,广东医学院以及广东科技学院亦将体育学分与奖学金评定挂钩。
现状 大学生整体体质堪忧 使用课外锻炼APP监督并强制学生完成每学期的体育任务,这条看似“霸道”的条款出炉后,却得到了几乎一边倒的赞同。众多市民认为,当下学生身体素质太差,需要这样的管理和规定来督促学生强身健体。“身体是革命的本钱,没有强健的体魄,还谈何发展?”市民李先生说。
事实上,大学生体质整体下滑,早已引起了各方的关注。《中国青少年体育发展报告(2015)》显示,我国青少年的身体素质有了提升,但大学生的体质堪忧,尤其在耐力方面,大学生竟不如中学生。
对此,陈进也直言:“我现在的学生都是90后,他们在体育测评中有一半不合格,作为体育老师,我感到非常担忧。”杨洋也表示,当下大学生体质越来越差,必须正视并重视。
呼吁 从跑步开始提升体能 大学生如何在体育锻炼的路上重新出发?陈进表示,一个人的最基本运动功能就是奔跑,跑步是学生最基本的体育锻炼。“耐力跑是人体在氧气供应充足情况下长时间跑步的能力,它要长时间地坚持锻炼才能有效果。进入大学,学生应该争取每天跑步,锻炼自己的心肺功能和耐力。” 东莞中学初中部巫亚彬对此表示赞同,他还提醒,运动前要做好热身,运动要科学,要注意时间,不要在雾霾天或空气不好的时候开展户外运动,要根据体质和身体状况选择长跑、慢跑和运动时间的长短,切不可运动过度,重要的是找到动力源和乐趣,坚持下去才能达到自己想要的效果,才能提高身体素质。
声音 不少学生以为考完高考就万事大吉。其实大学是人生的开始,如果没有好的身体,在发展的路上又能走多远呢?当下的物质条件基本都很优越,可孩子的体育锻炼却越来越少。我上课很严格,但我相信四年后学生会回过头来感谢我。
——东莞理工学院体育学院副教授陈进
原载于《东莞日报》9月12日B02版
原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