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4日,广东省政府举行了广东省高水平理工科大学共建协议签署仪式。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和东莞理工学院被列入省市共建高水平理工科大学对象。
作为珠三角最具代表性的两个制造业城市,佛莞两市都面临产业转型升级中的人才短板问题。构建高水平理工科的大学梦是怎样植根于两座城市对人才的渴望的?未来这些人才将怎样转化为对制造业转型升级的智力支持?
文/广州日报记者龙成柳、曾艳珠、陈昕宇
图/广州日报记者卢政摄
瓶颈:佛莞制造业转型急需人才“解渴”
作为制造业名城,佛山拥有大型的陶瓷、微波炉、电风扇等生产基地。改革开放以来,素有“世界工厂”之称的东莞创造了备受瞩目的经济社会高速发展盛况。
经历长期的高速发展后,随着市场及国际形势的变化,珠三角这两座制造城市遇到了同样的难题——人才短缺,尤其是与本地产业深度契合的人才短缺。
根据广东省人才服务局发布的2014年全省急需紧缺人才数据统计,佛莞制造业相关人才缺口极大,佛山缺口达6000多人,位列全省第一。佛山市委书记刘悦伦曾提出,人才问题仍然是制约佛山经济发展特别是产业发展的瓶颈。尤其是适应新时期佛山产业转型发展人才的匮乏问题,还没得到根本解决。
由于缺乏高水平大学、本地人才培养不到位,进一步加重了两地人才匮乏等问题。
出招:两市财政“加码”建高水平大学
建设高水平的大学,一直是佛山、东莞两市的梦想。在打造广东省高水平理工科大学的共同目标下,佛山科学技术学院(以下简称“佛科院”)和东莞理工学院两所学校提出了不同的发展方向:佛科院将重点满足珠江西岸先进装备制造业需求,而东莞理工学院则打造一批特色鲜明的智能制造领域新型学科专业。
在投入资金上,广东省高水平理工科大学共建协议签署仪式上透露,2016年至2018年,省财政安排省市共建专项补助经费10亿元,支持佛山科学技术学院、东莞理工学院(每校各5亿元)。
在此基础上,佛莞两校资金投入的不同,很大部分来源于各地市财政的额外“加码”。东莞理工学院透露,省市两级总计将投入35亿元建设高水平理工科大学。而佛科院在佛山市的支持下,2015年至2020年间计划建设资金30亿元,主要用于学院领军人才引进、高层次教学科研平台建设、国际合作办学等工作。此外,还将投入25亿元来建设新校区,省市两级总计将投入60亿元。
引才:“长江学者”年薪 佛科院高出20万
无独有偶的是,为了引入高层次人才,佛科院和东莞理工学院近日都发布了招聘启事。
东莞理工学院发布的启事称,若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院士加盟,其年薪、住房补贴和科研启动经费等待遇一人一议。而“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项目获得者、教育部“长江学者”等人才,基础年薪最高130万元,住房补贴最高250万元,人才科研启动经费最高可达5000万元。
记者对比发现,以“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项目获得者、教育部“长江学者”为招聘对象,佛科院开出的最高年薪要比东莞理工要高出20万元/年,而住房补贴两校水平相当。
佛科院:以佛山制造业需求设定专业
莞理工:以智能制造领域为学科龙头
为建立高水平的理工科大学,两所学校都在积极谋划,调整组织架构、学院设置。记者注意到,由于现实情况不同,两所学校在专业设置和具体操作上有些不同。
佛科院知情人士表示,学校今后将根据本地支柱产业的需求设定专业方向,尤其是佛山制造业。为实现2017年理工科专业占比达到53%的目标,学校目前正在酝酿学院的大调整。一些不符合理工科定位的学院,比如文科类,将压缩至仅剩下人文与社会科学、法学院、商学院3个学院,一些原有的学院比如教育学院、体育学院将撤并,仅在这些学院里面保留个别专业。而一些原先的理工科学院将进行拆分,和佛山产业发展相契合、符合转型需求的专业,将扩大成为独立的学院。对招生范围、录取分数线都将带来一定的影响。
东莞理工学院则提出以智能制造领域学科群为龙头,服务电子信息制造业、电气机械及设备制造业、食品饮料加工制造业等传统支柱产业的转型升级,支持发展新型高端电子信息、生物产业、新材料、节能环保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建成一批国家、省级重大科研服务平台。
建设高水平理工大学不仅能为当地输送高品质人才,还能提升城市形象,为城市发展提供智力支持。
发展高水平的理工大学,将诞生更多有针对性的“产学研”项目,推动当地技术升级,甚至诞生一些新兴产业,丰富和优化当地产业结构。正处于产业转型升级的佛山和东莞,都需要新兴产业的介入,激活产业的活力。
声音:佛莞需提升科研、服务环境
省市两级财政数十亿元的大手笔投入,将怎样撬动人才培养的杠杆?
佛科院社会科学研究中心副研究员龙建刚表示,佛山制造业正处于转型升级的阶段。目前,佛科院的学科设置、科研水平、师资配备都与高水平的理工科大学有差距,与佛山制造业的水平相去甚远。
龙建刚认为,佛科院要加快建设步伐,就要“弯道超车”,进行资源整合。不仅要研究同类学校的办学经验,也要在世界范围内配置师资资源。此外,他建议佛科院可面向全国招生,让创新的氛围更浓厚。
“一所大学不仅要有大楼,也要有大师。建设高水平理工科大学,优质的师资队伍是重中之重。”东莞市委书记徐建华曾指出,东莞理工学院要以开放的胸怀引进人才,同时学校也要注重现有人才的提升。
中山大学财税系教授林江认为,要引入和留住人才,一方面需要投入,另一方面还需提升当地的综合实力。
“佛山和东莞近年来一直提出要引进高端人才,至今收效甚微。这不是因为钱的问题,而是整个环境的问题。”林江表示,“高端人群进来后,需要带领的是团队,团队就要有对外的合作和沟通,这样才能进步。可惜佛莞两地没有浓厚的学术氛围,只是制造业中心,这也是佛莞难以引进高端人才的最根本原因。”
来自广东省人才服务局的数据也显示,佛莞两地制造人才缺口特别大,对人才的吸引力远不及广深两地。
林江指出,佛莞两地如何提升科研、服务环境去吸引人才,这是必须考虑的事情。此外,产业的转型升级还需要融资的配套,要靠基金、风险投资去支持技术的创新,即如何利用金融的资源去支持科技研发。而上述这些,均属于人文社会科学的范畴。
由此,林江表达了两地建设高水平理工科大学的担忧:“大学的发展不能仅仅偏向于自然科学的发展,而忽略了人文社会科学的发展。只有两条腿走路,才能走得更稳。”
原文链接
人民网转载
阳光网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