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新建本科院校是所在地市唯一的本科院校,其科研对于地方经济提质增效、产业转型升级和技术创新改造起到关键作用。新建本科院校或许更有可能建成与地方政府合作共赢、与行业企业深度融合、拥有新的学科专业、致力于培养高素质应用型本科人才的新型高校
本文中所指的新建本科院校是1999年以后升本的高校,是我国培养高水平应用型人才的主力军。截至2019年6月,笔者所在的课题组对我国693所新建本科院校进行了研究。这693所新建本科院校包括259所公办高校、257所独立学院和177所独立设置的民办高校。新建本科院校的升本时间短,约60%的院校位于非省会城市,地理空间优势不足。大部分院校的师资和生源质量不如传统研究型高校,发展基础较弱。但是,新建本科院校面临全新的社会需求环境和政策资源机会,也拥有体制机制灵活、路径依赖约束小、与地方经济社会联系紧密等优点,这决定了新建本科院校或许更有可能建成与地方政府合作共赢、与行业企业深度融合、拥有新的学科专业、致力于培养高素质应用型本科人才的新型高校。
教学、科研、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国际交流与合作并列为高校的五大职能。科研能够提高教学的鲜活度和与社会实践的紧密度,提高学生的创新创业和动手实践能力,也能够提高学校解决行业企业技术难题、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2015年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关于引导部分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的指导意见》明确提出,要推动地方普通本科高校把办学思路真正转到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上来。很多新建本科院校是所在地市唯一的本科院校,其科研对于地方经济提质增效、产业转型升级和技术创新改造起到关键作用。
我国新建本科院校科研整体特点
为全面准确把握我国新建本科院校的实际科研状况,寻找新建本科院校校地互动的优秀典型,课题组对我国693所新建本科院校的科研状况进行了跟踪研究,使用课题、论文、发明专利、科研奖励等四个一级指标和八个二级指标对新建本科院校的科研情况进行评价,各种统计指标的数据均来自权威的官方网站或数据库。研究发现,我国新建本科院校的科研整体上较为薄弱。以2018年为例,693所新建本科院校中,申请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和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的院校数分别为186所、169所和192所,占比分别约为26.84%、24.39%和27.85%。在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期刊、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期刊和英文三大检索(SCI、SSCI、A&HCI)期刊上发表论文的院校数分别为503所、350所和316所,占比分别为72.58%、50.51%和45.60%,校均论文数分别约有11篇、4篇和27篇。共有450所高校获得发明专利授权,占比为64.94%,校均7项;4所高校(合肥学院、南京工程学院、常州工学院和山东农业工程学院)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或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科学技术)等。
从院校类别来看,公办高校的科研实力最强,民办高校次之,独立学院最弱。以最能反映新建本科院校社会服务能力的发明专利授权数为例,公办高校、民办高校和独立学院获得发明专利授权的学校数分别为204所、63所和49所,占比分别为70.3%、41.4%和19.1%,校均专利授权数分别为15.17项、2.58项和1.67项。独立学院的科研能力提升需要引起重视。独立学院曾是我国高等教育制度创新的产物,但由于专职师资队伍缺乏、科研工作起步晚等原因,目前办学质量不高、服务地方经济发展能力较弱,曾经的体制机制优势逐渐消退。如何落实教育部决策部署,加快推进独立学院转设,值得关注和研究。
部分新建本科院校科研正在实现后发追赶
部分新建本科院校的科研实现了后发追赶,显现出明显的后发优势效应,一些新建本科院校甚至成为我国某些科研领域的先锋和引领者。研究发现,新建本科院校的研究水平越高,其服务社会的能力越强。卓越的科研工作使得一些新建本科院校不仅成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动力源,也成为国家重大战略的推动者,如东莞理工学院与中科院高能物理研究所共建联合实验室,为中国散裂中子源工程研发系列重要装置,对粤港澳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提供了重要的科技支撑。
高校的科研水平与教学质量也存在显著的相关关系。高水平的科研为高校的专业集群建设提供了学科支撑和引领,如南京工程学院以学科促专业,目前学校拥有3个国家级特色专业、9个省级特色专业、16个省级重点专业建设点。科研经历也使教师将解决企业技术难题的经验转化为课堂教学案例,激发了学生的创新创业激情,提高了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质量。
少数民办高校和独立学院借助于举办方雄厚的资金投入、办学者卓越的教育理念和灵活的体制机制优势,正在实现洼地崛起。如西京学院与众多企业加强产学研合作,为“一带一路”及陕西的产业升级与技术革新提供了有力的人才和智力支持。温州商学院根据温州民间金融活跃的特点,对区域金融风险进行深入研究,2018年获批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该领域的研究处于国内前沿地位。黄河科技学院建立了寓教于研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建立新型创新创业孵化平台众创空间,发明专利授权数居全国新建本科院校前列。浙江树人学院在民办高等教育研究领域深耕近20年,在该领域形成丰硕成果,多位学者受邀参与《民办教育促进法》和《民办教育促进法实施条例》等法律和重要文件的修订与起草工作。
新建本科院校开展科研的三个着力点
从研究方向看,新建本科院校要以应用型研究和区域特色研究为重点。新建本科院校在基础研究、理论研究方面优势不足,但是具有开展应用型研究和区域特色研究的比较优势。应用型研究的选题来自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科研成果要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区域特色研究是对新建本科院校所在地区历史文化传统、特定生产生活方式、特定经济产业结构、特定资源开发等问题的研究,这些富有地方特色的研究领域蕴含着极高的理论和实践价值。新建本科院校的科研要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在特色领域深入耕耘,以特色促发展,力争实现科研品质和科研能力的突破。
从研究路径看,新建本科院校要以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开放办学为基本路径。2019年,国家发展改革委、教育部等6部门印发的《国家产教融合建设试点实施方案》指出,产教融合要以城市为节点,以行业为支点,以企业为重点,这也对新建本科院校的科研发展路径提出了要求。
首先,新建本科院校应根据区域战略和产业发展规划,与地方政府紧密合作,及时调整专业和学科布局,实现学校学科群和专业群与地方产业群紧密对接,实现校城融合共生、校地互动发展,构建城校命运共同体。
其次,新建本科院校必须融入行业企业发展实践,与行业企业紧密联系,通过建立新型专业学院、现代产业学院、未来技术学院、创新创业学院等创新模式,借用行业企业的资金、技术、人才等资源,精准解决行业和企业发展难题,与行业企业融合发展。
再其次,新建本科院校要坚持开放办学,借用国际资源,弥补自身资源不足。既要与国内企业、高校合作,也要不断提高国际化水平,充分利用“一带一路”倡议带来的新机遇,与国际相关组织和高校合作,让更多国际优质教育资源为我所用、为我所有,培养具有国际竞争力和跨文化领导力的创新型人才。
从研究动力看,新建本科院校要以人才队伍和现代大学制度为根本动力。
首先,内稳外引,面向全国甚至全球引进活跃在学术前沿与产业一线的优秀人才,建设一支结构合理、教学科研能力强、育人本领高超、理论与实践并举的师资队伍。
其次,引育结合,开展有针对性的培训、研修,鼓励教师提高学历学位,支持教师到国内外高校访学,不断提高教师的教学和科研能力。特别要鼓励教师向基层跑,向一线企业跑,一对一地解决企业技术难题,把科研成果写在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实践上。
再其次,完善现代大学制度,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遴选卓越校长,形成强有力的领导核心与管理团队,采取扁平化组织设计,激发二级学院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完善教师科研激励和评价机制,充分挖掘教师的教学和科研潜能。
作者:王一涛
原载于《中国教育报》2020年3月12日07版
原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