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的春节,对于很多人来说注定是难忘且特别的。绝大多数国人响应号召,听从疾控专家的建议,本着对人对己负责的态度,取消了亲友团聚、外出游玩的计划,尽量留在家中。还有众多奋战在抗疫防疫前线的医务工作者、民警、政府和社区工作人员,在物资保障、清洁、物流、交通等各行各业默默坚守岗位的人们,为我们筑起了一道又一道防线,令人感佩。
我们身处在一个前所未有的时代。根据《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统计报告》,截至2019年6月,我国网民规模达到8.54亿,互联网普及率达到61.2%,其中手机网民规模达8.47亿,电子商务、在线教育、在线政务等领域蓬勃发展。与17年前的SARS疫情防控环境相比,数字时代给每个人带来了更快速多元的防疫信息,为困境中的人们提供了发声求助的渠道,为各地医疗资源紧急驰援武汉提供了信息和物流支持,为热心捐助物资和资金的志愿者提供了众筹平台,还为紧张焦虑的人们提供了24小时心理援助。在教育战线,学校会定期对每一名学生的健康状况和防疫状况进行摸底了解,多数是通过微信接龙、网络问卷等形式来完成的。在没有网络的时代,这样的防控密度和及时性是不可想像的,也为我们与病毒赛跑带来了更多信心。这场猝不及防的抗击疫情保卫战,带有深刻的数字时代烙印。
1月26日,正逢大年初二,《人民日报》新媒体发出“微倡议”,呼吁各地“延假期,晚开学,少开会”,建议采用“网课”“在线办公”“远程协同”等数字产品,创新工作学习形式,尽可能避免大规模人口流动、阻断传染源。这个寒假,因为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原因,变得比以往更长,所有的补习机构、兴趣班也同步停课。为了减少交叉感染风险,大家选择宅在家里。抗疫防疫期间,除了家人之间的互相陪伴,应该说,网络也是陪伴我们的亲密伴侣。如何用好网络,规划好自己的“数字假期”,值得认真思考。
“00后”“10后”是不折不扣的“数字原住民”。从出生到成长,多数人的成长环境都有各种各样的数字设备,像电脑、智能手机、平板电脑、数字摄影机、数字音乐播放器,有4G、5G和几乎无所不在的WI-FI网络,甚至还有智能手表、智能冰箱、智能电动车等等。
这一代人,身处在一个多元文化环境里,被赋予了更多知识能力和社会能力,更希望拥有自主权利。有人说,现在青少年网络应用方面最大的障碍是,一群70后、80后的父母,甚至是50后、60后的祖父母们,用十多二十年前的规则,来理解和约束00、10后的孩子。“数字原住民”的生活方式,跟“数字移民”的生存之道,总有很多差异。如果你认为自己比父母更懂得合理运用网络,那么不妨多跟他们分享,自己打算怎样用好网络,从中获益。多交流,多分享,努力达成共识,减少焦虑感,这也是符合互联网精神的相处之道。
要度过一个有共识的“数字假期”,我们建议大家做好三个规划,分别是时间管理规划、风险管理规划和内容管理规划。
首先,要做好数字产品的时间管理规划。究竟一天上网多长时间比较合适?中国的青少年是不是上网太多了?手机玩多久该叫停?这些问题也是很多家庭里家长和孩子争执不断的话题。我们来看看数据。最新发布的《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中国手机网民规模达8.17亿,每天的人均上网时长接近4小时。相比较来看,最新发布的《中国青少年互联网使用及网络安全情况调研报告》显示,中国13—18岁的青少年群体中,约半数的青少年每天上网时长都控制在两小时以内,24%的青少年每天上网时长达到2—4小时。这数据一比较,看起来青少年的数字产品接触时长基本还是可控、合理的。只要父母和孩子在时间规划上达成共识,认真执行,假期应该能避免不少因此产生的争议。喜欢挑战的话,你还可以跟家人一起来挑战一下“零手机假期”,选择不需要工作的一个周末,全家的所有成员24小时远离手机,不上网,读读书,做做饭,锻炼身体,体验一把“前数字时代”之前的生活。
其次,要做好数字产品风险管理规划。所谓“风险管理规划”,就是做好防范措施,规避和防范网络上存在的潜在风险,安全上网。对很多父母而言,孩子用手机、电脑不是问题,用它们做什么才真正让人放心不下。《中国未成年人互联网运用报告》指出,未成年人在网络上主要面临着四种风险,分别是网络欺凌侵害、不良信息影响、个人隐私泄露、网络沉迷成瘾。手机、电脑一打开,方方面面的潜在风险,考验着互联网行业的自律意识和监管能力,也考验着我们的网络媒介素养。网络媒介素养良好的用户,规避风险的意识和能力通常也会比较高。
上网做什么?怎么做?
我们要做好数字产品内容管理规划。一般而言,新闻、教育、文化娱乐,这三个板块的数字产品,是青少年群体接触最多的,对成长和发展也最有帮助。
新闻让我们跳出自己的小圈子,视野开阔,胸怀社会,拥有更多责任感和使命感。看新闻时,尽量选取主流媒体、主流平台,要学会分辨似是而非的谣言、传言,学会分辨什么是“新闻”“事实”,什么是“评论”“意见”。比如说最近防疫形势下,媒体上每天都有不少新闻热点,朋友圈、微信群里也有很多流言,仅仅是冒充钟南山院士发表的“民间土方”就层出不穷,花样百出。所谓“兼听则明,偏信则暗”,我们可以做到的是,选准媒体平台,不轻信流言,在不同角度的声音中,学习辩证认识事物的方法。
在网络教育方面,现在很多平台和课程非常成熟,内容极为丰富,有的是学校推荐使用的,有的是商业性的,有免费的公益课,也有各种不同档次的收费课。我们应该基于自己的兴趣和需要来选择可靠的平台、出色的课程,避免在劣质教育资源上浪费时间。建议青少年与家长、老师或者其他有经验的长辈共同探讨鉴别,或者留意主流媒体推荐的网络教育资源排行榜,根据比较权威的社会评价来做选择。疫情形势仍在变化中,从教育部到各地教育部门均已加大网络教育政策支持和投入力度,推出了“停课不停学”措施,备战有可能到来的疫情防控期的在线教育,既能保证大家安全健康地在家休养,也能充实学习,不耽误功课。
网络文化娱乐也是青少年的日常所需。“文化”是一个包罗万象的概念。网络文化,和其他文化一样,应当讲究“开放、多元、包容”的文化精神,追求自己喜欢的,也要容许别人追求自己喜欢的。像直播、短视频、表情包斗图都是很受欢迎的网络应用,不少男孩子喜欢网游,女孩子喜欢追星、漫画,这些文化产品不仅让大家有了休闲轻松的空间,而且为大家创造了社交话题,搭建了文化圈子,跟伙伴们更亲密。今年春节假期,有一款网络游戏特别火。这款游戏模拟了细菌、真菌、病毒、寄生虫、生化武器等种种瘟疫来临的环境,玩家从中可以体验到各种防疫方法的有效性,可以体验到谣言对病毒传播的助力、对世界的破坏力。很多玩家在游戏中应对病毒,不仅提升了自己的健康知识水平,还达到了心理减压的效果,没有那么害怕病毒了。理解网络文化,才能更好地理解数字时代的生态环境,获得更好的数字时代生存体验。
作者:张艳红
原载于《南方日报》2020年3月20日WD07版
原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