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媒体莞工 > 正文
【东莞日报】同一蓝天下 扶贫先扶智

  • 发布单位:新闻中心
  • 发布时间:2020-10-20
  • 字体大小:  

“到西部去,到基层去,到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去。”这句话深刻影响着东莞理工学院2019届毕业生江猷略的工作与生活。毕业后他通过面试,到支教地任教。今年8月,江猷略支教满一周年,但他仍选择留下。

多次报名参加支教志愿服务

江猷略此前就读于东莞理工学院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是一名妥妥的“理科生”。2019年大学毕业,他和大多数学生不一样,毕业之际,毅然决定报名参加“希望乡村教师计划”,前往乡村学校任教。“我向往和热爱乡村教育。”这个热衷于志愿服务事业的年轻人,已经是第二次参与支教服务。大学期间,他曾报名参加普宁爱心支教队,短暂两个星期的支教经历让他“意犹未尽”。用江猷略自己的话来说,他想为乡村孩子做点事。

2019年8月底,时值广东盛夏,江猷略的内心如同天气般炙热,他按时去到位于潮州市的龙甲小学。江猷略任教三年级,且担任班主任。他坦言,刚上岗,便担任这一重要角色,恐经验不足,课上不好,管理不好班级,让家长失望,压力陡增。对于教育,江猷略有自己的思路和想法,虽是新教师,但他内心明白,小学生天性自由,纪律性差,班主任角色至关重要。

教学硬件变先进

教学理念仍有待加强

虽说有一定的支教经验,但真正投入课堂后,江猷略还是对眼前的支教情况有些惊讶。“以往对支教的认识是学校环境破旧,地理环境偏远。但龙甲小学不一样,在广东教育创强之下,学校硬件设施提升了,教室里装上了多媒体设备。”然而,先进的教学设施并未对孩子的教育带来彻底的变化。贫困乡村留不住年轻教师,而大多数老教师对新兴科技尚且陌生,教学仍沿用老方法,教学方式较为单一。“乡村教师教育观念的差异、部分学生对学习兴趣不大是隐藏在先进教学设施背后的问题。”江猷略说,在当地,部分孩子小学没毕业就想着去打工。

与此同时,摆在江猷略面前的还有一道“关卡”。全校200多名学生,13名教师,师生比不协调,课程却不能少。新来的江猷略主动承担起数学、体育、美术、道德与法治科目教学。

多门科目同时教学,一边挑灯备课,一边做学生思想工作和心理辅导。刚开始,江猷略手忙脚乱。由于学校不提供晚餐,他基本每天早上6点起床买菜,白天上课,傍晚下课后做饭,晚上批改作业、备课,还要对学生进行课后辅导,忙到晚上11点是常有的事。

功夫不负有心人,新老师的默默付出,让一些执拗的孩子们,暂且搁置了外出务工的想法。江猷略告诉记者,他曾经教过一名学生,小学三年级便想着辍学外出务工,任凭家长老师劝说,无计可施。江猷略耐心教导,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多番努力下,这名学生终于改变了想法,认真学习。

扶贫先扶智。乡村小学,多为贫困家庭学生,不少孩子内心敏感、脆弱,性格胆小。江猷略所任教的班级,学生小轩(化名)考试常常得0分,学习态度差,课堂喜欢做自己的事情。对于像小轩这样的孩子,江猷略往往花更多时间关注,与他们谈心,鼓励他们多举手,课堂多表扬。令江猷略开心的是,小轩慢慢胆子大了起来,上课经常主动举手回答问题,学习态度有了明显变化。江猷略说,很多孩子内心非常渴望老师的肯定,只是羞于表达,老师应该给予这些孩子更多关注。

让贫困地区教育“富”起来

天真烂漫的孩子们,让这个从大城市来的“青涩”老师不久后就和他们打成一片。2020年8月,是江猷略支教一周年。他本可以选择回到大城市找高薪工作,然而,他并没有。“一年的时间远远不够,要让这些孩子,真正认识和理解读书的意义。贫困地区教育‘富裕’起来了,许多乡村家庭才有希望。”江猷略说,支教也是自教,他从一名新手教师到如今讲台上的淡定自若,孩子们给予他太多感动与快乐。

江猷略了解到,许多孩子对学习不感兴趣,一部分原因是一直待在乡村,对外面的世界了解甚少。于是,他经常给孩子们播放教育视频,包括大学生活纪录片,东莞理工学院宣传片等。看到美好的大学校园,孩子们对学习有了憧憬和动力。

在支教过程中,江猷略还遇到了许多志同道合年纪相仿的伙伴。其中,有一名留学生,祖籍在这个小乡村,秉承着为家乡教育出一份力的想法,多次跑回家乡,为孩子们带来先进的教育理念,这也深深影响着江猷略。

没有美术基础,他就请教身边的专业同学,反复练习;数学课堂不够生动,他就自费为孩子们购买立方体模型;农村教学物资欠缺,他就多方联系,为孩子们募得崭新图书和文具。“一年多的乡村生活,有苦有乐,这里像是我的第二个家,孩子们就像我的家人。”同在蓝天下,江猷略希望,乡村小学的学生也能和城市孩子享受到同等教育资源和理念,帮助他们更好实现教育脱贫。而未来,无论身在何方,他都会坚定做好志愿服务。

记者:张理萌

原载于《东莞日报》2020年10月20日B04版

原文链接

网站导航 | 网上投票 | 联系我们 | ENGLISH |

   东莞理工学院 Copyright©2013 Donggu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All Rights Reserved. 粤ICP备0500882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