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护生态环境应该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生态文明建设是一场涉及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的革命性变革,必须依靠制度和法治稳步推进”……日前,东莞理工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生态环境与建筑工程学院联合举办“生态东莞——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课程思政专题讲座。
来自该校马克思主义学院的老师唐元松、银锋,东莞市生态环境局信息化与应急科副科长梁连根,中国建筑学会室内设计分会全国理事郑汉江以“美丽中国建设、美丽东莞建设、新时代大学生的担当和作为”为主线,通过互动交流的方式,比较分析了大量数据和案例,生动阐释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精髓要义,并梳理成东莞的落地实践思考。从六个层面分析了东莞生态文明建设的现状、成绩、挑战与发展路径,向环建学院的同学们上了一堂生动精彩的课程思政公开课。
结合专业特色,全校共设计15门课程思政公开课
据悉,致力于“湾区都市,品质东莞”课程思政品牌打造,东莞理工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结合学校15个二级学院的专业特点,举全院之力开发、设计了15门系列课程。
系列课程主要采用“思政课教师+专业课教师+行业专家”的模式进行专题教学,旨在通过讲好东莞故事、大湾区故事和中国故事,坚定大学生的“四个自信”,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
为上好这门课,马克思主义学院老师积极对接专业课教师乃至行业专家,采用集体备课的方式,共同挖掘专业课程中的思政元素,并结合学生特点,把专业知识及相关思政元素转化为教学课件、教学内容。
例如,结合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的专业特点,打造了“新材东莞:制造之基,强市之材”的专题讲座;结合机械工程学院的专业特点,打造了“制造东莞:城市名片,智创未来”的专题讲座;结合粤台产业科技学院的办学特点,打造了“莞台印象”系列讲座;结合文学与传媒学院的专业特点,打造了“东莞创新文化漫谈”等。
在“生态东莞——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课程思政专题讲座中,生态环境与建筑工程学院教师党委利用自身服务地方的优势,主动联系行业专家、搭建对话平台。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发挥思政专业优势,精心遴选思政元素、设计授课内容,为学子们送上一场有深度、接地气的专题讲座。
思政元素融入专业课,为教师授课带来新启发
“在专业课中挖掘思政元素,打造课程思政公开课,该项目充分体现了授课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因其贴近现实、贴近学生专业而具有相当的亲和力和针对性。”据校方相关负责人介绍,以“生态东莞”课程为例,在讲述专业的同时,上升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绿色发展理念”高度和深度,为思政教师上好思政课、专业教师上好专业课提供了有益启示。
参与“生态东莞——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备课工作的生态环境与建筑工程学院党委副书记诸小妮认为,这种合作模式真正做到了习近平总书记要求的“坚持价值性和知识性相统一,寓价值观引导于知识传授之中”,实现了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的同向同行。
2020级环境科学专业强梦珂同学全程参加了讲座。他表示,通过讲座了解到未来行业的发展态势,了解到东莞市乃至广东省近年来在环境改善及生活方式上发生的巨大变化,了解到相关工作人员的艰辛,也深刻体认到自己所学专业的价值和自己肩负的时代责任。
近年来,东莞理工学院大力推进课程思政建设,将课程思政作为创新新时代学校思政工作的重要举措,坚持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同频共振,构建思政课程与专业课程紧密联系、同向同行的育人新格局,形成立德树人的协同效应,保障人才培养过程中价值引领目标高质量落地。
记者:黄婷
原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