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媒体莞工 > 正文
【东莞日报】东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

  • 发布单位:党委宣传部(新闻中心)
  • 发布时间:2021-06-18
  • 字体大小:  

加快构建生态环境治理体系。依法实行生态空间区域准入、用途转用许可制度。严格生态环境空间管控,落实生态环境准入清单。实施最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创新环评审批、排污许可、监管执法等生态环境保护制度。深化环评制度改革,构建“三线一单”、区域规划环评、建设项目环评、排污许可相互衔接的全链条固定污染源管理体系。实行重大决策、重大项目可持续发展评价。建立地上地下、陆海统筹的生态环境治理制度,推进环境要素协同治理。实行生态环境机构监测监察执法垂直管理制度改革,将生态环境保护纳入监管体系,构建智能化立体生态环境监测网,健全环境预报预警体系、生态评估体系,完善全面互联生态环境信息承载网。构建生态环境保护与开发联动机制,实现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完善公众监督和举报反馈机制,畅通环保监督渠道。

完善生态环境保护市场机制。培育鼓励各类市场主体进入环保市场,吸引社会资本参与环境治理和生态保护事务。鼓励支持污染第三方治理,全面实行排污许可制,推进排污权、用能权、用水权、碳排放权市场化交易。健全绿色金融体系,鼓励金融机构建立支持绿色信贷、绿色保险等绿色业务的激励机制和抑制高污染、高能耗和产能过剩行业贷款的约束机制。推进在铅蓄电池和再生铅企业、涉重金属企业等高环境风险行业开展环境污染责任保险试点。探索建立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建立市场化、多元化的生态保护补偿机制。

健全生态环境保护责任制度。落实生态文明目标评价考核制度,强化资源消耗等指标考核,加快建立经济生态生产总值双核算制度,探索实施绿色GDP核算体系,完善激励与约束并举的考核制度。全面落实生态环保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完善领导干部环保责任离任审计制度。严格落实企业生态环境保护主体责任,健全企业环境信用评价和“严重失信名单”制度、生态环境保护信息公开机制、环保信息强制性披露制度。健全责任追究制度体系,对严重污染环境的违法犯罪行为强化刑事责任追究。推动环境公益诉讼与行政处罚、刑事司法及生态环境损害赔偿等制度有效衔接。

第十五章 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 建设更富内涵和活力的品质文化之都

坚定文化自信,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文化建设,自觉承担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将城市文化软实力建设作为城市品质提升的重要抓手,推动文化繁荣发展,建设品质文化之都,塑造与湾区都市地位相匹配的文化优势。

第一节 提高社会文明程度

深入推进精神文明建设,大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升公民文化素养和社会文明程度,力争蝉联全国文明城市。

推进精神文明建设。强化教育引导、实践养成、制度保障,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社会发展各方面。深入开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教育,利用好虎门销烟、大岭山抗日根据地等资源,推动理想信念教育常态化制度化。扎实开展文明城市创建活动,深化市镇村一体化全域文明创建。深化拓展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文明实践站、文明实践点建设,打造基层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坚强阵地,并以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站、点)为依托,开展“文明积分进万家”全民行动。深入推进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深化文明村镇、文明单位、文明家庭、文明校园等创建活动,形成城乡环境整洁新面貌、群众精神振奋新状态、社会文明和谐新风尚。

持续加强公民道德建设。加强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形成适应新时代要求的思想观念、精神面貌、文明风尚、行为规范,促进人的素质提升与全面发展。推进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强化社会责任意识、规则意识、奉献意识。引导人们坚定文化自信,传承中华传统美德。弘扬科学精神,普及科学知识。推进志愿服务长效化制度化建设,扎实推进学雷锋志愿服务活动。

做强舆论宣传阵地。巩固壮大网上主流舆论阵地,注重打造和强化新媒体等新传播手段,办好“莞香花开”“东莞发布”等新媒体矩阵。建立健全重点新闻网站与热门自媒体平台信息发布合作、转载和共享机制,加强网站品牌栏目创建工作规范化管理。推进市镇两级媒体深度融合,实施全媒体传播工程,做大做强市直媒体,壮大主流舆论声音。推进融媒体建设,以广大市民、年轻人喜闻乐见的形式、产品、载体,传递正能量。发动具备网络创作实力的网络新媒体平台和文创企业,围绕重大主题参与网络宣传作品制作推广。加强舆情危机应急处置机制和队伍建设。健全舆论信息管理机制,严格规范新闻传播秩序,完善信息发布、舆论监督制度。加大网络空间文明建设力度。

第二节 加快构建高品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充分发挥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作用,健全人民文化权益保障机制,加强公共文化服务和产品的高质量供给,推动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品质化、智能化发展。

优化拓展城市文化空间。对标国内先进城市,在中心城区、松山湖科学城、滨海湾新区、水乡新城规划建设一批辐射湾区、特色鲜明的博物馆、美术馆、图书馆、音乐厅、体育中心等现代化标志性设施。高标准建设东莞市博物馆新馆,推动建设东莞第二图书馆,提升中心城区文化品质内涵。探索在各大片区规划建设一批区域性城市文化艺术空间设施聚集区。实施镇街文体设施品质提升计划,鼓励支持有条件的镇街规划建设高端城市文化综合体以及主题文化公园、智慧体育公园、文化会客厅、城市阅读驿站、粤书吧等,营造人文性、功能性和便利性相结合的高品质公共文化空间。加强城市艺术氛围营造,在全市公共空间布局设置一批现代时尚雕塑和当代艺术装置,打造一批都市文化新场景、文化微空间,强化湾区都市文化气质。

完善提升公共文化服务。围绕反映时代新气象、讴歌人民新创造,高质量供给公共文化服务和产品。深化图书馆服务体系建设,实施书香镇街行动,建设更高质量更高水平的书香东莞,打造全民阅读“东莞样本”。完善文化馆总分馆体系,扩大文化馆与社会力量的携手共建、资源共享,建设一批共享文化馆和共享文化空间。推动东莞“智慧文化”建设,建立“云上”图书馆、文化馆、美术馆、博物馆和在线院线等。持续举办粤港澳大湾区公共文化和旅游产品(东莞)采购会,推动优秀项目、资源“串珠成链”。精心办好东莞国际马拉松、文化四季、草坪音乐会、市民运动会、户外时尚运动节等大型文体活动,争取承办国家级音乐、舞蹈、话剧等活动,策划举办以滨海文化、东莞制造为主题的国际艺术节,带动文化艺术发展。支持玉兰大剧院等引进一系列国内外的优秀音乐、舞台剧、文化大赛等,惠及普通市民。策划推出“城市文化菜单”,深化全民艺术普及、全民阅读等文化惠民活动,持续打造文化周末等文化活动品牌,推动形成“一镇一品牌、一村一特色”“周周有活动、月月有比赛、季季有主题、全年都精彩”的文化活动格局。

传承创新岭南特色文化。创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加强文化遗产的传承保护、创新发展,坚持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保护。强化“岭南文化”,推进岭南文化符号体系建设,充分融入城市公共建筑、公共空间的整体规划、建设和管理,加快推动历史文化街区、历史建筑及历史风貌区的保护和风貌修复,加强古镇古村的保护和活化利用。发掘“莞邑文化”,建立历史名人和名迹档案资料库,研究建设“东莞历史名人馆”,活化利用莞籍“坪石先生”历史文化资源。弘扬“红色文化”,推进大岭山抗日根据地旧址保护修复和环境整治提升,加快东江纵队纪念馆基本陈列和场馆升级改造。展示“改革开放文化”,活化利用鳒鱼洲等东莞改革开放工业遗存,讲好改革开放的故事,树立“改革开放缩影看东莞”城市印象。完善文化遗产保护利用体系,推进非遗文化传承,做大做强“东莞非遗墟市粤港澳城际联盟”,办好麻涌大步巡游、茶山茶园游会、水乡赛龙舟、山区舞麒麟等传统民俗文化活动,与广东粤剧院进行战略合作,振兴粤剧粤曲艺术,擦亮“粤剧黄金周”“粤韵金声”活动品牌。

鼓励扶持新时代文艺创作。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加强文艺创作规划引导,健全文艺创作生产机制,丰富重大艺术题材创作库,建立一批文艺创作生产基地,培育一支德艺双馨的“文艺莞军”队伍。培育促进文艺创作的土壤,支持鼓励繁荣文艺活动,吸引全球有影响力的艺术家来莞采风创作。实施重大题材、东莞文脉题材、镇街动漫IP代言、东莞记忆城市文旅演艺等系列创作扶持计划,促进优秀文艺作品创作。聚焦青年精神文化发展需求,实施青年文化精品工程,打造一批富有东莞特色和时代气息的青年题材文化作品。打响东莞文学创作品牌,推进市、镇两级作协建设,推进文学艺术院改革,探索建立“粤港湾大湾区(东莞)网络文学作家村”,组建中国(东莞)文学驻创基地,加强中国(东莞)劳动者文学创作基地建设。深入打造“音乐剧之都”,推动音乐剧创作,优化提升“中国·东莞音乐剧节”内涵品质,扩大东莞音乐剧影响力。实施“文艺馆团伙伴计划”,鼓励兴办文艺团队,探索研究组建专业文艺院团,形成创演协同。

拓展传播城市文化形象。弘扬东莞“海纳百川、厚德务实”城市精神,敢闯敢试、敢为人先的改革开放精神,勇于创新、不懈进取的奋斗精神,深化友善之城、好人之城、志愿之城、希望之城等“四个之城”建设,塑造富有魅力、活力、创新力、进取心的东莞城市文化品格,不断提升东莞文化的影响力。整合资源力量,重点锻造和传播以“莞香—老街—古村”为载体的岭南传统美学IP、以“虎门销烟—华南抗日—改革开放”为标志的国家记忆IP、以“名人名史”为内容的城市文脉IP、以“东莞制造”“东莞智造”为标杆的城市产业IP和以“东莞篮球”为引领的城市运动IP,推动传统文化与现代科技交相辉映,大力提升城市文化形象的辨识度、知名度和美誉度。加强文化交流,鼓励东莞文艺作品“走出去”。

第三节 推动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

完善促进文化产业发展政策,加大文化产业供给侧改革,推动文化旅游体育产业融合发展,打造东莞特色鲜明、核心优势突出、新兴业态集聚的现代文化产业体系。

提升现代文化产业竞争力。做大做强印刷包装、玩具等文化制造业,重点发展创意设计、动漫游戏、数字文化等文化服务业,推进文化产业数字化,支持文化企业上市。促进“文化+制造”融合发展,培育“东莞设计”创意设计品牌,支持设计机构、制造企业组建产业设计联盟,积极创建国家级和省级工业设计中心。提升印刷包装产业设计能力,培育国内领先的创意包装印刷整体解决方案供应商。打响“东莞动漫”动漫游戏品牌,支持原创动漫平台建设,完善动漫IP孵化、授权等全产业链。推动莞香产业发展,支持大岭山、寮步、清溪等镇街错位协同发展,做强做大莞香产业集群。推动产业区域协同合作,承接深圳、广州文化产业外溢,引进一批具有全国影响力的创意设计和数字文化龙头企业。

打造优质文化产业平台载体。实施文化产业数字化战略,加快发展新型文化企业、文化业态、文化消费模式,建设一批重点文化产业集聚区,加快培育一批领军型文化企业或文化集团。制定促进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政策措施,重点鼓励创意设计产业、数字文化产业发展,积极创建国家级、省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基地)。做优做强中国国际影视动漫版权保护和贸易博览会、中国(广东)国际印刷技术展览会、中国(东莞)国际沉香艺术博览会、中国(东莞)国际茶产业博览会等展会品牌。

推动文旅产业深度融合发展。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加强森林公园、滨海滨水岸线、历史文化街区等资源整合,大力开展全域旅游创建,积极创建国家、省文旅融合发展示范区,打造大湾区休闲旅游目的地。积极引进大型文旅项目,加快三江六岸休闲区、黄旗南生态科创区和历史文化街区等项目建设,强化文化服务设施有机植入,打造一批文化遗产游径、历史文化游径、都市休闲游径。积极培育“文旅+”“+文旅”新业态,打造“莞邑乡韵”“城事文蕴”“红色初心”“活力东莞”“休闲商都”旅游产品,加快建设东莞记忆、银瓶湖湿地公园、寮步香市小镇、石龙中山路历史文化街区等一批文旅综合项目,推出3—5条工业旅游精品线路,鼓励和指导企业打造精品酒店和特色民宿,带动文旅体消费升级。

专栏13 “十四五”时期品质文化建设重点工程

1.现代文化设施建设工程。东莞国际商务区中心公园、黄旗广场城市品质提升项目、市博物馆新馆、第二图书馆、学术交流中心改造工程、市体育中心场馆维修整改工程(第二期)、市档案中心、东莞篮球博物馆、篮球主题公园、滨江体育公园升级改造。

2.历史文化保护传承工程。古村落活化利用、东莞记忆、中国近代史开篇地主题公园、东江纵队纪念馆升级改造、东莞历史名人馆、袁崇焕博物馆、东莞(国际)龙舟文化中心、石龙中山路历史文化街区。

第十六章 全力打造品质教育 加快建设教育现代化强市

加强党对教育工作的全面领导,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教育优先发展、优质发展,推进教育扩容提质,深化教育综合改革,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着力打造品质教育,加快建设教育现代化强市。

第一节 推进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

优化基础教育资源配置,大力推进扩容提质,改善学校办学条件,促进基础教育公平优质均衡发展,提升教育质量和育人水平。至2025年力争完成新建、改(扩)建公办中小学校204所,增加学位31.08万个。

推进学前教育普惠健康发展。适应户籍人口和常住人口增加趋势,创新发展公办幼儿园,落实城镇小区配套幼儿园建设,扩大普惠性幼儿园供给,提升公办、普惠性幼儿园比重和保教质量。巩固提升“5080”攻坚工程14成果,在2020年的基础上新增公办幼儿园学位3万个。健全完善公办园管理体制机制,创新方式提升民办园整体质量,促进公民办幼儿园协调发展。鼓励有学位空余的幼儿园依据标准开设托幼班。加快推进幼儿园课程游戏化建设,推进学前融合教育建设,促进学前教育优质发展。开展学前教育普及普惠督导评估。

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深入实施教育扩容提质攻坚行动,完善与学龄人口发展趋势相适应的教育资源动态调整机制和多元化多途径扩充优质学位供给机制,深入推进品牌学校培育和集团化办学,办好家门口的每一所学校。坚持教育公益性原则,积极探索优化公民办教育结构的路径,支持和规范民办教育优质发展,推动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创新教育理念、办学机制和人才培养模式,高起点、高水平、高质量办好一批未来学校。

推进普通高中优质特色多样化发展。实施普通高中“双特色”优质发展行动,努力建设一批教育方式创新、学科优势明显、富有特色和活力的优质高中,保障普通高中新增学位供给。完善新高考下高中教育多元育人模式,探索个性化教育和人才培养模式,鼓励有条件的高中与高校、科研机构等联合培养创新人才。加强高中生职业生涯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等素质教育发展指导,探索推进高中教育和职业教育融通。探索推进高中集团化发展。推进高中阶段学校招生改革。

提升基本教育公共服务水平。完善随迁子女入学办法,切实保障随迁子女就学经费供给,提高随迁子女教育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加快建设启智学校新校和市康复实验学校新校,实施残疾儿童少年15年免费教育,健全“随班就读+特殊学校+送教上门”三位一体特教保障体系。完善专门学校办学机制,健全专门学校离校生升学、就业、参军等保障机制。健全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体系,完善教育精准资助机制,保障困难群体平等接受教育的权利。积极稳妥推进校外教育发展,支持市青少年活动中心扩容并以集团化方式合作建设片区分中心。

第二节 提升职业教育现代化水平

适应建设“技能人才之都”要求,深入推进职业教育培优提质,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为东莞产业高端化发展提供多层次的技能人才支撑。

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推动职业教育培优提质,逐步建立中等职业教育、专科层次、本科层次职业教育和应用型本科教育、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纵向贯通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开展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强校工程”建设,落实高水平职业院校和高水平专业“双高”建设计划15,支持东莞职业技术学院通过本科层次职业教育试点,争取建设本科层次职业技术大学,打造国家级和省级高水平优质职业院校和专业(群)。支持社会力量兴办职业教育,支持公办职业院校与民办职业院校实行结对帮扶。拓宽中职高职衔接渠道,支持中职学校与省内优质高职院校开展中高职联合培养,提升人才培养规格。坚持学历教育和培训并举,落实激励政策,鼓励职业院校广泛开展职业培训。

推动职业教育增值赋能。增强职业技术教育适应性,深化职普融通、校企合作、产教融合,打造湾区职业教育创新发展高地。深化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改革,以职业教育集团为平台,推进校企合作联盟机制建设,构建校企互惠双赢的联动发展共同体。实施职业教育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全面推行现代学徒制、订单培养等“双精准”人才培养模式。紧密对接行业产业需求,健全专业设置动态调整机制,调整优化专业机构,构建具有东莞特色的职业教育标准体系。积极推动“1+X”证书16试点工作。加强职业院校内部质量保证体系建设。积极发展“互联网+职业教育”,构建优质数字教育资源共建共享机制。

第三节 推动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

加快推进高水平大学建设,加快发展研究生教育,推动高层次人才培养,提升高等教育办学水平,支持高校参与区域协同创新,大力提升高等教育引领城市发展能力。

加快推进高水平大学建设。推进高校创新发展行动计划,支持在莞高等院校建设一批原始创新力强的高峰学科,大力提升教育创新、科研创新和国际交流合作能力,力争产出一批领先的重大原创性成果。大力推进东莞理工学院建设新型高水平理工科大学示范校,扩大硕士研究生规模,争取新增为博士学位授权立项建设单位。高起点新机制创建大湾区大学,同步推进松山湖校区和滨海湾校区规划建设,创新人才聘用、引进、办学模式,争取2023年建成松山湖校区。加快推进香港城市大学(东莞)建设,争取2023年获教育部批准设立。

提升高等教育办学水平。优化高等教育办学结构,稳步发展本科教育,加快发展研究生教育。创新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建立人才分类培养体系,加强新工科研究和实践,完善产教融合、协同育人的人才培养模式,加强创新创业教育,推进社区育人。提升高校科研创新能力,支持在莞高校加大教育科研投入,创新科研评价考核机制,完善科研成果转移转化机制和办法。

增强高等教育服务城市发展能力。支持高校与企业共建研发平台,支持高校深度参与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加强与松山湖科学城、深圳光明科学城、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等的联动发展。支持高等院校成立微电子等相关学院、增设半导体等与东莞产业发展紧密相关的紧缺专业。支持高校进一步加强科研队伍建设,鼓励高校主动融入区域技术创新体系,支持在莞高校建设高水平科技创新平台。支持高校建立特色文化研究基地,鼓励高校定期举办高端文化论坛。深入推进名校研究生基地建设,出台政策吸引在莞大学生、研究生等人才留莞发展。

专栏14 “十四五”时期重点学校建设工程

1.推进基础教育扩容攻坚。推进松山湖未来学校、水乡未来学校、滨海湾未来学校、谢岗镇普通高中学校、桥头镇普通高中学校、松山湖普通高中学校、凤岗镇普通高中学校、南城街道普通高中学校、东莞中学(初中校区)等204所公办中小学校建设(新建85所,改扩建119所),增加学位31.08万个。其中,义务教育阶段学校173所(新建77所,改扩建96所),增加学位25.11万个,高中阶段学校31所(新建8所,改扩建23所),增加学位5.97万个。

2.推进职业教育提质培优。推进东莞职业技术学院全日制在校生达到2万人以上,跻身国家“双高”计划高水平专业群B档建设单位,努力成为国家本科层次职业教育建设试点。推进粤港澳大湾区(东莞)先进制造产教融合园、广东酒店管理职业技术学院(二期)、松山湖华为培训学院、vivo培训中心建设。

3.推动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推进东莞理工学院、大湾区大学(滨海湾校区一期、松山湖校区)、香港城市大学(东莞)建设高水平大学。推进广东科技学院松山湖(生态园)总校区、广州新华学院东莞校区二期建设。

第四节 建设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教师队伍

加强新时代教师发展体系建设,深化教师管理制度改革,提升教师队伍素质,满足教育高质量发展需要。

不断提高教师队伍素质。实施新一轮“强师工程”,打造“莞邑良师”,加强新时代教师发展体系和教研体系建设。把民办教师培训纳入全市教师培训计划。加强新时代师德师风建设,完善师德师风监督机制,全面提升教师思想政治素质和职业道德水平。建立健全教师培养体系,注重“高精尖”教师队伍培养,重视青年教师素质提升与专业发展,构建传帮带的教育人才成长梯队。创新各级各类教师分层培训模式,注重名校长、名教师培养,加大名优教育人才引进力度。至2025年,努力打造550个名师、名主任、名校(园)长工作室,幼儿园专任教师大专以上学历比例达到98%,小学和初中专任教师本科以上学历比例分别达到93%和98%,高中阶段学校教师硕士研究生以上学历比例达到25%,职业学校“双师型”教师比例争取达到70%以上。

深化教师管理制度改革。加快完善“市管校聘、镇管校聘”配套制度,持续深化校长职级制改革,完善教育人才资源交流机制。推动教师编制一年一核定动态调整,分学段核定调配教师编制,压缩非教学人员编制规模,着力化解编制紧缺和结构性缺编等难点。推进教师聘任规范化管理,探索实施竞争上岗、绩效考核与奖励,加强公办学校编外教师待遇保障,激发聘任制教师的教学热情和活力。

第五节 深化教育综合改革

坚持教育公益性原则,强化教育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充分激发教育事业发展生机活力。

深入推进教育重点领域改革。争创省基础教育综合改革实验区,在增加学位资源供给、优化义务教育结构、增加优质资源覆盖、深化教师管理体制改革、提升教育治理能力等方面先行先试。完善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机制,推进大中小幼一体化“三全育人”17,全面促进“五育融合”18发展,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实施劳动教育实践工程,全面提升学生核心素养和四个关键能力。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全面构建对党委政府、学校、教师和学生的科学评价新体系,加强过程评价。完善义务教育学校免试就近入学政策,推进公民办学校同步招生。完善政府支持民办教育规范提质的政策体系,实施民办教育分类管理改革,构建民办学校精准扶持机制,规范民办学校管理,健全评价监督和风险防范机制,全面推动民办学校提质升级,促进民办学校规范化、优质化、特色化发展。加快推进教育领域“放管服”改革,建立事项进校园统筹协调机制,落实学校办学自主权。推进“互联网+教育”融合应用与创新发展,积极构建“互联网+”条件下的人才培养、教育服务和教育治理新模式,提升“莞式慕课”“科技教育”品牌,推动现代教育治理赋能增效。支持公民办教育优质课程共享共用。

深化产教融合。深化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改革,鼓励和支持企业参与职业教育人才培养全过程,校企联合开展招生、专业建设、实训实习、质量评价、毕业生就业创业、协同科研攻关等工作。支持职业院校和企业依法采取市场化、专业化、社会化机制运作,在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等方面深化合作,深化“产教融合”“引企入校”“引校入企”改革,争创广东省产教融合型试点城市,至2025年,培育10个职教集团、100家以上产教融合型企业,建设50个高水平校企合作实训基地。

建立健全终身教育制度。构建终身教育多元供给服务体系,整合园区镇街成人学校等资源,推进社区学院建设。健全终身教育支持机制,完善企业职工教育培训制度,鼓励企业建立带薪学习和经费保障机制。面向进城务工人员和企业职工广泛开展继续教育,推行中等职业学校非全日制学历教育,开展学员集中企业送教上门服务试点。发挥在线教育优势,优化“莞易学”平台建设,构建内容权威、实用性强、互动性高的移动大课堂,打造人人皆学、处处能学、时时可学的“莞易学”市民学习品牌。加强部门协同,建立健全民办教育培训机构监管机制。

第十七章 坚持不懈增进民生福祉 不断提高社会建设水平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作为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以“全生命周期”服务提升民生保障水平,面向常住人口建立覆盖不同层次、精准供应、更高质量、更趋均衡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扎实推动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营造“我与东莞共成长”的城市环境,建设昂扬向上的包容共享城市,让城市更有温度、让市民更有归属感、让群众获得感更有成色、幸福感更可持续、安全感更有保障。

第一节 促进更充分更高质量就业和人民增收

强化就业优先政策,完善就业创业政策体系,推进全方位公共就业服务,推动实现更充分更高质量就业。落实完善收入分配制度体系政策措施,扩大中等收入群体,缩小城乡、区域、群体收入差距,促进共同富裕。

强化就业优先政策。坚持经济发展就业导向,扩大就业容量,提高就业质量,促进充分就业。实施高校毕业生“莞邑启航·逐梦湾区”就业创业计划,促进毕业生充分就业。深入推进“技能人才之都”建设和“十百千万百万”工程,提升劳动者技能和全市人才平均素质。统筹实施“粤菜师傅”“广东技工”“南粤家政”三项工程,健全终身职业技能培训制度,落实新生代产业工人圆梦计划,建设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劳动者队伍。完善就业政策措施,培育新的就业增长点,增加新兴产业、智能制造、现代服务业等领域急需紧缺岗位培训,支持多渠道灵活就业和共享用工,探索建立与新就业形态相适应的服务模式和制度供给。健全就业失业动态监测研判体系,加强公益性岗位安置,防范化解规模性失业风险。完善就业失业线上登记制度,积极落实各项扶持政策,促进重点群体就业创业。加强就业困难人员实名制动态管理,实施分级分类帮扶,落实就业援助政策,确保零就业家庭动态清零。

健全创业带动就业机制。健全创业政策支持体系,完善创业贷款贴息、创业培训补贴、场地租金补贴等扶持创业的优惠政策。统筹整合社会创业服务资源,加强示范性创业孵化基地等各类创业平台载体建设,促进创业带动就业。完善创业孵化服务体系,撬动社会专业资源投入运营,提升创业孵化服务能力,吸引更多优质创业项目落地。完善创业培训制度,加强创业师资队伍建设,积极开展创业培训和初创企业经营者提升培训。

原载于《东莞日报》2021年6月18日A12版

原文链接

网站导航 | 网上投票 | 联系我们 | ENGLISH |

   东莞理工学院 Copyright©2013 Donggu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All Rights Reserved. 粤ICP备0500882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