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教学管理 > 教育教学大讨论 > 正文
【心得体会】曹时礼:推进“四个回归”,促进继续教育事业发展

  • 发布单位: 党委宣传部(新闻中心)
  • 发布时间: 2018-10-08
  • 字体大小:    
  • 分享到:

推进“四个回归”,促进继续教育事业发展

继续教育学院党党总支书记  曹时礼


教育部陈宝生部长在新时代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提出大学教育必须推进“四个回归”,也就是“回归常识”“回归本分”“回归初心”和“回归梦想”。陈宝生强调,要推进“四个回归”,把人才培养的质量和效果作为检验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高校的办学目标和各类资源、高校的标准和政策都要主动聚焦到这个中心、这个根本上来。陈宝生部长的讲话,不但对我校普通本科的人才培养具有直接的指导意义,而且对我校的继续教育事业,也具有及其重要的作用。

经过长期以来的不懈努力,东莞理工学院继续教育学院的高等教育办学规模已经较大,当前的在校生规模已经超过一万三千五百人。虽然东莞理工学院继续教育事业不断取得进步,但我们也要看到,普通本科教育领域存在的学生学习目的不明确、学习不努力,教师的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不过硬,全程全员全方位“三全育人”不到位,办学理念创新、组织创新、管理创新和制度创新能力不足等问题,在我校继续教育领域也明显地存在着。因此,我们需要以陈宝生部长的讲话精神为指针,全面深化改革,促进我校继续教育事业的持续、稳定、健康发展。

首先,继续教育需要回归常识,就是学生要刻苦读书学习。由于继续教育不是全日制教育,学生需要在繁重的工作之余来校学习,而且很多学生已经成家,家务负担较重,加之长期以来人们已经在头脑中形成轻视成人高等教育、不重视继续教育质量的观念,所以与普通本科生相比,继续教育学院的学生学习的动力相对不足,学习氛围比较淡薄、学习时间的投入相对不多。为改变这种局面,我们需要从多个方面入手,采取有针对性的举措,促使学生端正学习态度,加大学习投入,提高学习效果。为此,一要加强对学生的教育,通过多种形式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提高他们的思想政治觉悟和家国情怀,使广大学生认识到自己肩上对国家和家庭的责任,激发出内在的学习动力;二要精心组织教学活动,优化教学过程,在安排教学过程中认真贯彻“以人为本”原则,尽可能地考虑学生学习的便利与方便,并尽可能多地利用网络教学等现代化教学手段;三要采取措施提升教师的授课水平,改革教师的讲课方式,提高课程内容的吸引力;四要强化对学生的课后管理,适当增加课后作业量,加强对作业的考核力度。

其次,继续教育需要回归本分,就是教师要潜心教书育人。由于我校承担继续教育教学任务的教师数量较少,而且这些教师还分布在不同的专业,所以与从事普通本科教育的教师相比,这些教师难以组成团队,普遍处于各自为战的状态,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科研能力的培养和教学水平的有效发挥,影响了教学效果。为改变这种局面,第一要从政治思想角度入手,充分发挥教工党支部的战斗堡垒和党员教师的先锋队作用,强化教师的政治理论学习,提高全体教师的思想政治品德修养,牢固树立教书育人的教育理念,实现师德师风的全面提高,激发全体教师的工作积极性。第二要采取有效措施提升专任教师的业务水平,要采取措施鼓励、支持专任教师参与相关专业的科研活动,承担各种研究课题,发表高水平研究论文,帮助专任教师参加相关院系的相同专业的科研团队,鼓励教师开展各种形式的教学研究,创造条件支持教师外出进修或者出席学术会议,以开拓视野,提升能力。第三要改革教师的评价体系,在注重考查教师的科研水平和教学工作量的同时,坚持以师德师风作为教师素质评价的第一标准,把教学质量作为教师专业技术职务评聘、绩效考核的重要依据,多维度考评教学规范、课堂教学效果、教学改革研究等教学实绩。

再次,继续教育需要回归初心,要倾心培养建设者和接班人。继续教育和普通高等教育一样,其培养目标都是要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培养德才兼备、既有理论知识又有实践能力的有用人才。为实现这一目标,就需要在整个培养过程中强化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建设,提高教师的政治理论水平,改革课堂教学方式,除去常规讲授方式之外,教师还可以采用开设讲座、论坛等多种方式,宣讲、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同时,根据我校成人高等教育的学生普遍都在东莞本地就业、生活的特点,我们要充分利用好东莞历史上发生过的重大事件,开展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比如要充分利用好虎门销烟事件以及虎门海战馆等设施开展对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利用东江纵队的历史和东莞的改革开放历史开展理想信念教育等。

最后,继续教育需要回归梦想,要倾力实现教育报国、教育强国梦。继续教育作为普通高等教育的有益补充,是国家教育视野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已经为国家各个领域培养了大量的有用之才。我校的继续教育毕业生遍布东莞及珠三角,广泛分布于各个行业,为东莞及广东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在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特色新时代的宏大背景下,我校的继续教育事业也迎来了更好的发展机会与发展前景。我们要加倍努力,抓住历史机遇,大力推动理念创新、组织创新、管理创新和制度创新,优化课程设置,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和教师教书育人的积极性,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能力,努力提升我校继续教育的综合实力和竞争力,为教育强国梦做出应有的贡献。


网站导航 | 网上投票 | 联系我们 | ENGLISH |

   东莞理工学院 Copyright©2013 Donggu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All Rights Reserved. 粤ICP备0500882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