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教学管理 > 教育教学大讨论 > 正文
【心得体会】杨丹宇:浅谈学习借鉴川大一流本科人才培养的心得体会

  • 发布单位:
  • 发布时间: 2018-10-08
  • 字体大小:    
  • 分享到:

浅谈学习借鉴川大一流本科人才培养的心得体会

继续教育学院副院长  杨丹宇


7月15日—16日,学校举办高水平理工科大学建设工作第七期培训班。本期培训班的主题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5月2日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精神,落实新时代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要求,坚持以本为本,推进四个回归,开展教育思想大讨论,扎实推进学校本科教育工作。培训班专家报告环节,是四川大学教务处处长张红伟教授做《以课堂教学改革为突破口的一流本科人才培养川大实践》报告,引发了大家不少赞赏与共鸣。作为多年从事教学教务管理与研究工作的学员,更是引发自己深入的思考。

根据学校本科教育思想大讨论和培训班的要求,结合培训班的学习研讨和平时的思考积累,在进一步分析研究四川大学人才培养相关资料案例的基础上,笔者以为,在学习借鉴川大一流本科人才培养改革和实践的经验中,应特别关注如下几个方面。

一、尊重教育规律,制定创新人才培养方案,保持战略定力,持之以恒贯彻实施

正如张红伟教授在报告中介绍,2006年在认真总结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优异成绩的同时,川大上下就在为促进本科教学建立一系列长效机制进行了教育思想大讨论,并着手制订新的人才培养方案体系,在2007年10月召开的学校“双代会”上,483名教师代表以表决的形式一致通过了《四川大学关于构建研究型大学本科创新人才培养体系的方案》的实施内容。在方案中,川大鲜明提出推进通识基础上的宽口径专业人才培养,强化系和教研室职能建设,组建课程与课题相结合的教学团队,实行教师学术生涯规划和学术休假制度、课堂教学革命等一系列新理念、新思路和新举措。十年多来,这个体系方案及其运行保障机制,川大不以领导班子换届而改、不以条件环境变化而变,一以贯之,坚定不移。“十年磨一剑”,久久为功,开花结果。2018年6月21日上午,教育部党组书记、部长陈宝生在调研四川大学时,就频频为其本科教育工作点赞。在6月21日下午召开的新时代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上,四川大学校长李言荣以《以课堂教学革命为突破口让人才培养落地生根打造一流川大本科教育》为题,介绍了川大奋力推进一流本科教育的改革与实践,得到高教同行广泛认可。“一流本科人才培养川大实践”被誉为新时代一流本科教育的范本。

二、秉持精英教育、个性化教育和全面发展教育相结合的人才培养理念

川大的人才培养体系,强调将“让学生享受优质教育资源的教育过程”的精英教育、“构建适合学生个人差异和特长的空间平台”的个性化教育及“启发和发掘学生各项潜质和能力”的自由全面发展教育有机结合、贯穿人才培养过程。其达成本科人才培养目标的主要路径可大致概括为:1、“323+X”创新人才培养体系:第一个“3”:三大类人才——综合创新人才、拔尖创新人才、双特生;“2”:两阶段培养——通识教育和专业基础教育阶段、个性化教育阶段;第二个“3”:三大类课程体系——学术研究型、实践应用型、创新创业型;“X”:若干项支撑计划,如:“探究式—小班化”教学改革计划、本科生国际化教育拓展计划等等。2、人才培养途径:“以深厚的人文底蕴强化人才培养,以多学科综合优势推进人才培养,以科学研究强势带动人才培养,以国际化教育途径提升人才培养”。3、个性化教育的实现:“万门课程建设计划”为学生提供个性化课程选择,千个学生学术社团、百余个国际联合培养项目服务个性成长。

三、教学和科研紧密结合,科研与创新创业教育结合,科研育人

教学和科研紧密结合是川大本科教育的一个重要特征。最近看到的两个案例和一组数据能提供很好的说明:

高分子科学与工程学院博士生导师傅强教授与同事们研究成立了一支特色教学团队,将科研成果与科研课题融入到平时的课堂教学当中,科研与教学相结合,赢得了同学们的普遍欢迎,更收到了良好效果。他说,同学们能在科研方面取得这些成绩,关键得益于学校专门实施的本科生科研训练计划,学校将“985”创新平台、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工程中心等科研资源全面向本科生开放,将本科生科研训练与毕业论文(设计)相结合,并且实施研究生导师指导本科生科研制度。

生物科学本科生曾昱大三进入实验室,在何兴金、郭聪教授的指导下,在野外科研训练中发现昆虫新种一种(未来耳角蝉),在核心期刊发表论文3篇;2002级轻化工程专业本科生唐睿大三开始进入实验室,在廖学品教授的指导下参与科研项目,以第一作者在国外期刊发表论文,被SCI收录。

学生连续5届获全国“挑战杯”金奖9项,连续3届获国家“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金奖7项,均名列全国高校前茅。

四、强化师资护航,引导教师爱教乐教善教

学生的培养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的素质和水平。川大专门给每位在岗教师制定了一份《四川大学教师学术生涯规划表》,使他们可以根据自身学术发展方向、学术研究领域,将个人的短期、中期和长期学术目标填入表中,形成完整的教师个人学术生涯规划。学校再把每个教师的个人学术生涯规划纳入学校师资队伍培养建设的总体规划,把教师个人目标追求和个人成长作为学校目标来管理,把教师个人发展与学校整体发展有机结合起来,从学校层面为每个教师的发展搭建平台、创造条件。为保障教师全身心投入教学工作,川大一是重奖一线教学老师。通过设立针对老、中、青优秀教师的“教学三大奖”,包括特等奖100万元、一等奖50万元等,重奖全身心投入到一线教学的老师、重奖积极开展教学改革的老师、重奖课堂内外与学生交流互动的优秀典型老师。每年学校召开的本科教学工作表彰会,成为了学校的一个重要节日,使一线教师有了强烈的荣誉感和成就感;二是实行教师“双证”制度。教师上讲台必须持有教师资格证和教学能力培训合格证,近五年来,参训教师超过3万人次,大面积、大幅度提高了教师的教学能力和教学水平。川大还实行“学术休假制度”:凡在学校连续工作满5~7年的教师,经考核合格,表现优秀,都可以享受1到6个月的带薪学术休假,到国内外高水平大学或科研机构进行知识更新、专业进修、学术交流或集中时间进行个人的科研成果总结、开展科学探索和社会调查研究。学术休假结束后,教师向所在学院教授委员会汇报情况及成果,并在一定范围内至少进行一次学术报告,作为学术休假成果考核。

五、课堂教学革命是打造一流本科教育、让人才培养落地生根的突破口

正如四川大学校长李言荣在新时代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上所言:“课堂是教育教学的主阵地,只有课堂进行了革命,教育才能真正革新”“通过课堂革命,激励学生勤学悦学慧学”。川大一流本科人才培养的改革与实践,正是以课堂教学改革为突破口,以“教室革命”为抓手,目的是要实现课堂教学“小班化、面对面和点对点”。一是探究式—小班化教学。按25人编班,开设“探究式—小班化”课程9000多门次,超过课程总数的70%。投入2亿多元全面推进“教室革命”,打造多视窗互动教室、灵活多变组合教室、移动网络互动教室等类型的智慧教室400多间,超过教室总数的80%。在此基础上,全面实行“启发式讲授、互动式交流和探究式讨论”的课堂教学改革,让学生真正“把头抬起来、坐到前排来、提出问题来”。二是推进非标准答案考试。根据不同学科、专业的特点,实行开放式命题,实现非标准答案考试全覆盖,让背书就能考高分在川大成为“尘封记忆”。三是实施全过程学业评价考核。加大过程考核成绩的比重,把期末考试成绩权重降低到不超过50%,平时成绩的分布在6次以上,100%课程实现全过程考试,让期末考前突击在川大成为“过眼云烟”。

陈宝生部长在新时代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上表示,高教大计、本科为本,本科不牢、地动山摇。本科教育是大学安身立命的根和本,培养人才是大学的第一使命。坚持“以本为本”,全面落实“四个回归”,聚焦一流人才培养全要素、全过程持续改革,业已成为新时代本科教育的主旋律。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四川大学十年一流本科教育的改革与实践经验给我国众多高校提供了一个“川大范本”,但在学习借鉴先进经验之时,我们切忌照搬照抄,实行简单的“拿来主义”,必须一切从自身学校的实际出发,紧密结合自身学校的实际,根据办学传统、区位优势、资源条件等,紧跟时代发展,回应服务需求,才能不致念歪“真经”,真正走出一条适合学校发展、有自身特色的一流本科教育之路。

网站导航 | 网上投票 | 联系我们 | ENGLISH |

   东莞理工学院 Copyright©2013 Donggu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All Rights Reserved. 粤ICP备0500882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