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教学管理 > 教育教学大讨论 > 正文
【心得体会】刘伟:“以本为本,推动四个回归”学习心得体会

  • 发布单位:
  • 发布时间: 2018-10-05
  • 字体大小:    
  • 分享到:

“以本为本,推动四个回归”学习心得体会

经济与管理学院副院长  刘伟


通过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十八大以来有关教育工作的系列讲话以及5.2重要讲话精神、陈宝生部长关于《坚持以本为本推进四个回归建设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一流本科教育》讲话精神,践行成洪波书记在新时代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服务区域产业发展需求培养知行合一的实干型人才》的讲话,深入调研东莞产业发展动向,就学校本科教育面临的问题和机遇进行思考,学习心得如下:

一、以本为本是我校立校之石

习近平总书记5月2日在北大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中强调,高等教育的根本任务,就是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而本科教育在人才培养体系中占据基础地位,可谓是“本科不牢,地动山摇”。本科教育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对于我校而言,虽然今年申请到了两个硕士授予权专业,但是我们绝大多数都是本科专业,本科生的人数超过了95%以上。本科生是我们的衣食父母,立足于本科教育,以本为本是我校立校之石。必须把本科教育当作我校高水平理工科大学建设的重中之重,长抓不懈。

二、回归常识是深化我校教学改革的控扼之要

高等教育回归常识是高等学校课堂教学现代化的呼唤。教学是高等学校的工作中心,是高等学校的基本社会职能,一流大学必须有一流的教学。建校以来,特别是高水平理工科大学建设以来,我校的教学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一些课堂教学内容方法陈旧单一的问题依然如故,饱受诟病,已然成为建设高水平理工科大学的拦路虎,具体表现在:从学生学的方面来看,由于阅读量较少,学生为教学改革课程储备的知识量有限,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互动交流无法实现在知识、思想、方法上的衔接、共鸣和碰撞,学生在课堂上既感受不到探索的快乐,也收获不到丰富的信息。从教师教的方面看,有两种情况:一种情况是教师知识渊博,学生知识储备太过单薄,无法进行有效互动并启发学生思维,教师只能重操旧业,以灌输、注入式教学完事;还有一种情况是教师本身知识有限,无力在现有知识基础上“以现知隐、以往知来”,无力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求知欲,只能退而求其次,选择“满堂灌”模式。“知识储备不足、视野不够,教学中必然捉襟见肘,更谈不上游刃有余。”于是“满堂灌”就成了我校课堂教学特有的现象。这种教学无助于学生进一步理解知识并体验运用知识的具体情境;无助于训练学生的探索精神、批判精神和逻辑思维活动;无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科学精神;无助于增强师生之间思想、情感交流;无助于激发学生进一步学习的动机。“在信息时代做好老师,自己所知道的必须大大超过要教给学生的范围,不仅要有胜任教学的专业知识,还要有广博的通用知识和宽阔的胸怀视野。”因此,深化教学改革就必须革除陈旧落后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模式,而这又必须建立在教师和学生回归常识,即读书的基础上。因此读书成为深化我校教学改革的控扼之要。

三、回归本分是培养高水平人才的前提

教书育人是教育分内的事,是高等教育不言自明的本分。习近平总书记在视察北京大学时说“教师要时刻铭记教书育人的使命,甘当人梯,甘当铺路石,以人格魅力引导学生心灵,以学术造诣开启学生的智慧之门。”教学如果没有进行道德教育,只是没有目的的手段,道德教育如果没有教学就是一种失去了手段的目的。但是,在我们学校里,部分教师把学校教学当作副业,而在校外开公司、跑项目当作主业,育人意识淡薄,教学敷衍,甚至学术不端等,严重损害了教师的社会形象和职业声誉。所以,高等教育回归本分刻不容缓。回归本分除了要求教师进行扎根教学,教书育人之外,学校为教师提供安心的服务工作也是非常重要的。目前,我校两个校区均面临着教师子女上学的问题,妥善解决教师子女上学问题,无疑有助于教师回归本分。

四、回归初心是我校培养高水平人才的方向

高等教育回归初心要求我们高度重视所培养人的社会价值,即为谁培养人。对此,党的教育方针已经作出明确界定: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具体到我们学校,就是必须为社会主义事业培养具有勇于担当、善于学习、敢于超越的高素质应用型高级创新人才。当前,我校的学生毕业基本都留在东莞,面向东莞产业,培养合适东莞乃至珠三角产业发展需要的社会主义合格的建设者和可靠的接班人则成为我校回归初心的使命和方向。当前,我校正在制定2018级本科人才培养方案,培养目标如何确定一定要到东莞乃至珠三角企事业单位进行调研,了解市场需求,而不能拍脑袋,闭门造车。

五、回归梦想是建设高水平理工科大学的动力之源

回归高等教育梦想就是要建设一批世界一流大学。这对于我校来说,就是要建设好高水平理工科大学。当前,省政府乃至市政府均对我校高水平理工科大学建设给予了极大的支持,我们没有理由不把学校建设好。但是,在学校里却有一些人认为高水平理工科大学建设是领导的事情,与我无关;高水平理工科大学是理工科专业的事情,与文科无关。这种思想是错误的。高水平理工科大学建设是我校难得一遇的机会,我们作为莞工人,应该发挥主人公责任感,利用省市大力支持,为高水平理工科大学的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

网站导航 | 网上投票 | 联系我们 | ENGLISH |

   东莞理工学院 Copyright©2013 Donggu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All Rights Reserved. 粤ICP备0500882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