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理工学院教师通过培训与师生通过认证数在华为ICT全球体系里排名数一数二”“东莞理工学院网络空间安全人才培养体系建设处在全国领先位置”……包括华为、西门子、360公司等行业龙头企业相关负责人相聚东莞理工学院,检验现代产业学院建设成果,探讨产业学院内涵升级之道。
11月20日,新工科现代产业学院建设座谈会在东莞理工学院召开,来自华为、西门子、360公司、杰群电子科技、智汇谷集团、松山湖国际机器人基地、长安镇政府等7个现代产业学院共建单位的20余名代表和东莞理工学院校领导及部分工科专业骨干教师参加了座谈交流。
2012年以来,东莞理工学院围绕产业创新链优化专业结构,通过与龙头企业“联姻”,重点建设7个集人才培养、技术研发与社会服务等功能于一体的现代产业学院,服务区域产业发展需求,培养知行合一的实干型人才。

产学融创驱动工科专业创新
东莞理工学院党委书记成洪波表示,“学校持续优化应用型人才培养整体设计,坚持需求导向、推进开放合作、深化内部改革、集聚优质资源,与企业协同育人,形成了把握需求—集聚资源—持续创新—有效服务的新工科实践路径。”
2015年东莞理工学院进入高水平理工科大学建设阶段以来,学校瞄准产业发展前沿,引进培育优秀人才,策划推进重大平台项目建设,通过学科交叉、产学融创,已形成智能制造、绿色低碳、创新服务三大新型学科专业集群,机器人、光通信、网络安全、网络规划与网络优化、智能控制、计算机(多媒体设计)、物联网工程等多个新工科专业方向初试啼声,逐渐成型。
成洪波表示,“新增工科专业或方向、改造传统工科专业,这是产学融合创新、科教融合发展的直接产物,其共同的特点是工科学科集成度高、学科链与产业链关联度高,校企协同育人、孵化出新学科专业,这是区别于其他校企合作的特色成效。”
现代产业学院的探索与实践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
现代产业学院是东莞理工学院与龙头骨干企业等多元主体共建共管的协同育人平台,探索校企、校政企、校校所和校校企等多种共建共管模式,成功创建7个现代产业学院。
依托区域丰富的科技创新资源,按照“优势互补,互利共赢”的理念,通过与新型研发机构、行业龙头企业、专业镇街、园区和国际名校等不同类型主体合作,学校以此平台开展创新要素整合和应用型人才培养。
东莞理工学院校长李琳表示,“现代产业学院的创建,开辟了区域特色创新要素参与高等工程教育改革的新路径,改变了基于学科逻辑配置办学资源的传统组织建制,创立了基于产业需求逻辑的新型工程教育组织,全面促进了产教资源的深度整合。”
现代产业学院立足工科优势学科专业,促进了办学主体多元化、治理结构现代化、运行机制市场化和功能定位综合化。这一生动的新工科实践,广泛引起了教育行政部门和工程教育界的关注,被誉为“组织创新”的重要成果,《多模式特色产业学院推进产教协同育人的改革与实践》获得了教育部2018年高等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

□延伸阅读
东莞理工学院在华为ICT全球体系里排名数一数二
2014年6月,世界著名物理学家、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东莞理工学院名誉校长杨振宁先生亲自主礼该校华为信息与网络技术学院揭牌仪式。4年多以来,华为网络学院不断发展壮大。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ICT学院教学总监刘耀林在座谈会上透露,“在华为ICT全球体系里,东莞理工学院的教师通过培训与师生通过认证的数量排名数一数二”。
对于华为如何更加深入地携手东莞理工学院推进新工科建设,刘耀林表示,“华为致力于投身工程教学改革,筑造繁荣的ICT人才生态,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其中关键是师资队伍的培养,华为ICT学院会持续开展双师型师资队伍赋能,依托与高校的合作推动教材建设和教学改革。东莞理工学院有扎实的基础和先进的理念,希望能把和东莞理工学院的合作打造成示范性的校企协同育人样板。”
网络空间安全产业学院只招100人报名逾700人
2017年3月,东莞理工学院联合360企业安全集团打造的360网络空间安全产业学院和网络空间安全创新研究院正式成立。这是全国首个网络空间安全产业学院。
当年9月,产业学院在校内二次招生时计划招收100名同学,结果有超过700名同学报了名。360企业安全集团副总裁杜昆对此印象深刻,“这是学院第一次启动招生,火爆程度出乎我们的预料,为此我们招收了150名同学。”
过去一年以来,360公司在学校加大投入,杜昆介绍说,“我们投入2500多万,为全校布置了无线网络,相当于给学生做了一个无线安全的实训基地。”
此外,360网络空间安全产业学院还组建了网络安全对抗战队,在全国比赛中获得了前十名的好成绩;师生与360公司开展合作五六个攻关课题。“通过与莞工的合作,我们也挖掘了一批攻防能力非常强的学生,公司也将为他们打开就业的绿色通道。”杜昆介绍说。
先进制造学院(长安)打通校企合作“最后一公里”
2016年12月,东莞理工学院与3C重镇长安镇政府及相关行业企业合作,共建先进制造学院(长安)。长安镇政府提供办学场地、基础设施、部分教学仪器设备,并每年支持750万元办学经费。长安学院拥有独立法人身份,实施特殊的人事聘用制度和财务制度,形成了独特的政产学研协混合所有制,几年来的建设中展现了巨大的活力。
东莞理工学院以长安先进制造学院为平台,携手知名企业、行业协会共建联合实验室与校外实践基地,与企业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建设实施实践教学体系和组建教学团队,开发课程教材资源;并根据学生能力培养的渐进式规律,校企共同构建“基础实施+实训提高+课外创新+工程应用”四个层次的实践教学体系,通过来自企业的实际工程项目驱动实践教学模式改革,强化学生能力培养。学生在“校园+工业园”的产业化环境中,引入企业实习实训导师,选择面向不同职业方向的实践模块,完成半年到一年的实践环节学习,毕业设计选题100%来自生产实际。
长安先进制造学院还探索和构建人才培养+企业培训双服务体系,开展智能装备健康维护与诊断、自动化方案设计与实施、粉末注塑成型等相关技术研发、培训讲座及技术服务。今年截至9月底,长安学院累计邀请专家学者为长安镇及周边地区智能制造行业企业举办专题技术讲座培训38场,总培训超过2000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