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2日下午,东莞市召开推进广深科技创新走廊建设工作动员暨系列重大科技创新项目及规划发布会议,介绍广深科技创新走廊东莞段规划情况,解读“创新驱动发展升级版”计划,启动广深高速创新资源带建设,发布中子科学城概念规划,拉开了东莞新一轮创新驱动发展大幕。会上,举行了重大项目签约仪式,其中我校的共建东莞理工学院—中国散裂中子源多物理谱仪项目、共建粤港机器人学院项目、东莞增材制造与智能制造研究院项目和流域与城市环境生态保护关键技术研发项目共四个项目在会上签约。校党委书记成洪波参加了会议,副校长李忠红代表学校进行签约。

这四个项目的签约,标志着学校在服务地方产业发展需求上迈出了有力的步伐。
共建东莞理工学院—中国散裂中子源多物理谱仪项目是我校和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共同推进东莞理工学院—中国散裂中子源多物理谱仪的建设。该项目将加快东莞市新材料和装备制造研发进程,提高企业在国际范围内的技术竞争力。其中我校作为中国散裂中子源项目建设中的合作单位之一,利用各自资源和优势,开展全面合作,为实验分总体各系统建设做出许多贡献。我校还参与了散裂中子源工程许多设备的研制,并为部分设备研制和调试提供了实验室和车间。
散裂中子源工程科学技术委员会第二次会议在我校举行(资料图片)
共建粤港机器人学院项目是由香港科技大学李泽湘教授牵头,联合东莞理工学院、广东工业大学与东莞松山湖国际机器人产业基地和香港科技大学机器人研究所联合办学,致力于培养面向机器人、智能装备及其现代制造服务业专门人才。学院将通过多专业融合碰撞、校企联合培养、全程项目驱动教学以及国际视野的创新创业教育等手段,力争培养一批卓越工程师、创业“明星”、行业精英、产业领军人才。
东莞增材制造与智能制造研究院项目是我校与卢秉恒院士创新团队共同合作,通过建设东莞增材制造与智能制造研究院,致力于在东莞打造一个增材制造(3D打印)的“人才高地、技术高地和产业高地”,为东莞经济“创新、协调、绿色、开发、共享”跨越式发展注入新的动力,为东莞工业增长方式转型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提供技术支撑。

省委书记胡春华视察我校与横沥镇共建的3D打印平台展位(资料图片)
流域与城市环境生态保护关键技术研发项目是我校与杨志峰院士创新团队共同合作完成,目的是针对东莞市及广东省工业点源污染严重、城市河道黑臭水体问题突出、城镇化产生的非点源污染严重等生态环境问题突破污染治理。据悉,在今年7月开始,杨志峰院士带领团队进场,对市内两条河涌进行黑臭水体整治技术试验。通过净化、截污、清淤、修复等方面综合整治后,两条河涌水质得到改善,基本消除了黑臭。
杨志峰院士向吕业升书记介绍治理情况(资料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