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访谈现场
东莞阳光网讯(记者 郑思琪)东莞有很多不错的旅游景点,却因为配套服务没跟上或是宣传力度不够,导致这些景点成为“一日游”,真正的旅游价值完全没有被开发出来。2月19日上午,九三学社东莞市委会的两位市政协委员做客东莞阳光网《阳光会客厅》栏目,就东莞旅游业的现状与发展前景与网友在线互动交流。市政协委员黎小艳表示,东莞景点应该学会自我包装和宣传策划,通过景点+活动的组合型宣传,吸引更多游客。
东莞游客从“输出型”向“输入性”转变
今年春节,东莞迎来了一小波“入境”游客潮。据东莞市旅游局官方微信公众号发布的今年春节黄金周旅游数据显示,春节假期东莞共接待游客598.97万人次,其中过夜游客62.28万人次,一日游游客536.69万人次。一日游游客中,市内一日游的为409.37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32.22亿元。
事实上,随着东莞对环境生态的日益重视,以及水乡连片的整体开发,越来越多“乡土味”的东莞景点被发掘出来。在东莞就可以欣赏“樱花”盛景、元宵佳节到洪梅看“灯海”、东莞市内三大森林公园成为旅游胜地……不管是看景还是品味民俗,东莞本土出品的旅游项目在竞争激烈的旅游市场中逐渐崭露头角。而东莞南社塘尾明清古村落成功获评4A景区,清溪获评“全国最美小镇”等一系列美誉加身,也为东莞旅游提供了更多的宣传点。
在东莞不断推出“本地游”产品的同时,相关旅游配套的不足也日益凸显。“我们学校就在松山湖松湖烟雨附近,节假日可以看到附近停满了车,都是来度假的游客。来玩的人是有了,但是游玩项目太少,就是踩个单车,花个10元,玩个一天半天,出游就结束了。”就职于东莞理工学院的市政协委员杨艳建议,东莞的旅游项目可以参考国内其他景点,开发更加多元化的项目,将旅游与吃饭、住宿以及更多的游玩项目相结合,让游客到了东莞,能够从“一日游”变成“多日游”,真正留住旅游经济。
访谈实录:阳光会客厅——关注东莞旅游业的现状与发展

九三学社东莞市委会委员黎小艳认为,东莞旅游应该加大宣传包装力度。
工业游催生东莞旅游发展新业态
与农业景观游被同步开发的,还有东莞特色的工业游。前者更多地由政府部门牵头,后者目前则主要以民间力量推动为主。以制造闻名的东莞在服装、电子产品、家具、箱包等多个领域都拥有拳头产品,并成为网络平台上最大的幕后供应商。如何将线上的买家与线下的游客进行对接,成为推动东莞工业游,加速东莞加工业与旅游业发展的新一轮引擎。
“很多产品我们从外地买回来,才知道产地在东莞,但是具体在哪个地方却不知道。那些从外地来东莞旅游的游客如果能够掌握一条东莞知名产品的购物线路,让他们一路游一路买,对于游客和东莞而言,是双赢。”黎小艳表示,东莞应该通过多元化的手段将工业游发展起来。
对此,九三学社东莞市委会展开广泛调研,并向市政府提交了名为《东莞市旅游业现状与发展对策思考》的提案,建议相关部门在有针对性地地区,如果港澳及珠三角,积极开展工业游宣传,通过举办主题博物馆、工厂购“集市”等多种方式,将游客吸引来东莞,既满足他们吃喝玩乐购的度假心理,同时也对东莞本地产品的销售提供新的平台。各个镇街也可以借着这个旅游主题,做好相关购物线路的规划配套,包括交通线路设置、采购商品邮寄等服务,让东莞的旅游与工业产业实现互相借力,共同发展。
原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