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0日是我国的第30个教师节。在这一天,东莞理工学院举行庆祝教师节暨表彰大会,表彰了76名先进个人。与其他学校的表彰会不同,该校别出心裁,送给了老师一份特别的节日礼物:名誉校长、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杨振宁通过视频现身,讲授“为师之道”。
杨振宁说,中美两国的“为师之道”不同。老师第一是传授知识,比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责任,是要使学生了解到做人的态度,正确的做人办法。
中美两国的为师之道不同
年轻时,杨振宁前往美国求学,留在美国教了几十年的书,并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最近十几年,杨振宁回到国内,在清华大学做了十几年的教授。国内外的两段教学经历,给他带来了什么经验呢?
为此,杨振宁对比中国的教师,美国的教师,美国的教育哲学跟中国的教育哲学不同的地方,跟老师们进行了分享。
杨振宁认为,老师第一是传授知识,比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责任,是要使学生了解到做人的态度,正确的做人方法。可是,因为美国的文化传统跟中国的文化传统不一样,做老师的态度在美国和中国不太一样。
他说,通常情况下,美国的老师采取的是一种启发性的教育方法,希望启发学生的兴趣,假如学生不感兴趣的话,美国的教师自己不会觉得自己有这个责任,需要去纠正学生的态度。换一种说法,美国老师倾向让学生自己探索,而中国的教育哲学完全不一样,中国的老师讲得好听的话是要指导学生,说得不好听一些要去管着这个学生。
在中美教育间寻求适当方法
那么,对于中美两种不同的教学方式,杨振宁怎么看呢?
杨振宁说,中美是两个不一样的文化传统。这两个不同的文化传统,一般的老师、一般的家长、一般的学生对这两种不同的教育哲学,教育态度的好坏是有很不一样的结论。他认为两个传统,都有它好的地方,也都有它的缺点。
比如,假设是90分以上的学生,美国的教育哲学有好处,为什么呢?因为它容许这些比较聪明的学生发展出来他的才干,而这些学生常常能做出一般学生想不出来的事情。而对于大部分80分以下的学生,杨振宁认为是中国的教育哲学比较好,可以使这些学生有很扎实的表现,将来可以对社会作出有用的贡献,不致于像美国的一些学生一样,不知道向哪个方向走。
值得思考的是,在80分和到90分之间的学生是怎样呢?杨振宁认为,这个问题很难回答,因为这个与学生的性格、他的家庭环境,与他的机遇等有着密切的关系。
杨振宁总结说,他希望教师多了解到中国教育的哲学特点,也了解外国的教育哲学特点。那么,在掌握中国教育哲学优点的同时,更要了解它的缺点,从而能够保留中国教育哲学好的地方,对一些缺点进行适当的弥补。
新闻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