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媒体莞工 > 正文
【羊城晚报】一张嘴就是一场乐队演奏 大学生靠“口技”养活自己

  • 发布单位:新闻中心
  • 发布时间:2014-05-22
  • 字体大小:  

    文/羊城晚报记者  余晓玲

  在东莞理工学院,有几个颇潮的90后学生钟情于beatbox,他们几个人组成团队,在舞台上拿着麦克风,一张嘴,就是一支乐队在演奏。而最让他们自豪的是,靠这门“嘴艺”,他们养活了自己,遇到节假日活动多的时候,一个月赚来的钱相当于两个月的生活费。   

  拉链水滴声都可模仿

  团里水平最高的林增雄今年读大二,他现场为记者和小伙伴们演绎了一段beatbox。只见他把右手放在嘴唇位置,在不同的手势配合下,嘴部口型不时变换,发出各种逼真的鼓声、贝斯声,声音浑厚响亮,一分钟时间,就会引起互动。

  卡通音、拉链声、水滴声等特效声音,圈内大部分成员都可以模仿得惟妙惟肖,虽然在外人看来这就是口技,但他们不太喜欢这种叫法。林增雄说,beatbox主要模仿的是爵士鼓以及由其延生出的电子乐,较之口技更加凸显音乐性。

  队长彭凯特说,beatbox基本都是即兴表演,表演者只要有节奏感,不懂得乐理知识也是可以的。初学者在学习时首先要模仿基础三音,即大鼓、小鼓以及镲的声音,然后要将这三音套入基础节奏慢慢练习。

  对于练习的场地,队员们一致认为封闭空间比较适合,冲凉房则是他们首推的练习宝地,队员祁国起说,有次感觉来了在冲凉房里边洗边练,足足20分钟才出来。现在只要嘴是闲着,他们就都在练习,以前没玩的时候,冬天从来不涂唇膏,玩上后因为经常练习,会口干舌燥,除了多喝水,还要经常抹唇膏。

  人均每场收入300元

  团队出色的演技不仅得到了校园师生的认可,还吸引了社会不同行业的眼球。在参加了学校举办的“十大歌手比赛”等晚会后,随着名声不断扩大,团队开始接到各类商业演出的邀请。彭凯特回忆,他们第一次参加商业演出是在2013年10月,“当时只表演了3分钟,每个人就拿到了200元的报酬,当时都不好意思拿钱。”

  此后,团队每次出去演出,人均都能拿到300元的演出费,遇到节假日活动多的时候,一个月能接4场演出,赚来的钱相当于两个月的生活费。“每次赚到钱,给家里打电话说不用打生活费的时候,心里还是很有成就感的。”彭凯特说。

  彭凯特认为,beatbox非常适合商业宣传活动,其新颖的表现形式能有效带动现场的气氛。此外,作为一种前卫的音乐文化,beatbox也越来越受青年人的喜爱。但彭凯特坦言,与广州、佛山以及潮汕地区相比,东莞的beatbox文化相对较欠缺。目前,他们的团队已经有30多位成员,每周二晚上都会在学校里聚会交流,接下来,他们想申请成立社团,以便组织更多比赛活动,给想学习beatbox的人提供平台支持。

原文链接

网站导航 | 网上投票 | 联系我们 | ENGLISH |

   东莞理工学院 Copyright©2013 Donggu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All Rights Reserved. 粤ICP备0500882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