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十三五”和“十四五”规划即将交接的特殊时刻,中共东莞市委十四届十二次全会隆重召开。
大会重磅内容之一,是审议通过《中共东莞市委关于制定东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以下简称《建议》)。
锚定2035,聚焦“十四五”,《建议》回答了未来发展“东莞怎么干”,吸引外界关注和瞩目。
“创新”“先进制造业”“新发展格局”“城市品质”“民生”……这些关键词,串起东莞未来五年具体行动方案和施工图的重点,清晰擘画“十四五”东莞发展的航向,更显示出从“世界工厂”到“先进制造业之都”的凌云之志与未来决心。
百舸争流千帆竞,借海扬帆奋者先。站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点上,东莞紧握“十四五”规划这根“接力棒”,扬帆再起航!
东莞答卷 亮点纷呈
不畏浮云遮望眼,乱云飞渡仍从容。
即将过去的2020年,既是承上启下关键之年,也是极为不易的特殊之年。
经历了大战大考,从新冠肺炎疫情和面临外部严峻的考验,到GDP增速“负转正”,东莞以实际行动向外界展示:这座城市经济基本盘已经稳住,保持了经济发展稳中有进、进中向优的态势。
唯有凌云多壮志,敢教旧貌换新颜。
过去五年,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东莞市委团结带领全市党员干部群众全面贯彻落实总书记对广东系列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认真落实省“1+1+9”工作部署和市“1+1+6”工作思路,加快建设“湾区都市、品质东莞”,各项事业取得了新的重大成就,开创了加快高质量发展的崭新局面,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即将胜利实现。
东莞“答卷”,亮点纷呈:经济高质量发展迈出新步伐,城市品质内涵显著提升,创新体系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民生社会事业实现长足发展,改革开放取得新突破,党的全面领导和党的建设进一步加强。
这五年,东莞提前一年完成“十三五”规划重要指标,地区生产总值从2015年的6665.3亿元增至2019年的9482.5亿元,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到高收入经济体水平。数字的突破,不仅有数学意义,更是一个城市实力的重要体现——反映出东莞经济的蓬勃发展、活力与韧劲,人均收入增加,消费能力更强。
这五年,东莞先进制造业占规上工业增加值比重从47.0%提升至54.2%,表明先进制造已经成为东莞制造的鲜明标签;外贸综合竞争力位居全国前列,说明东莞已经深度融入全球价值链分工体系,开放之路使这座城市焕发出更加夺目的光彩。
这五年,东莞城市品质显著提升,城市变得更靓,品质内涵更丰富。尤其是中心城区首位度进一步提升,华丽“蝶变”为城市会客厅。每当华灯初上,从鸿福路到东莞大道,一路流光溢彩,整个城市犹如一幅铺开的缤纷画卷,整个街区“变身”现代感十足的梦幻世界。
这五年,东莞污染防治攻坚战取得历史性突破,以前所未有的力度推动水生态环境发生根本性变化,国考断面全部达标。初冬的茅洲河,波光粼粼,宛如一位娴静的淑女,缓缓东流……茅洲河等重点流域污染和城市黑臭水体得到有效治理,江河安澜、秀水长清成效初显,群众获得感和满意度大幅提升。
这五年,“平安东莞”“法治东莞”建设深入推进,连续五届入选全国文明城市,成功实现全国社会治理创新示范市“四连冠”、全国双拥模范城“九连冠”,获得全国综治最高荣誉“长安杯”。
伟大的时代造就辉煌成就。东莞五年来取得的巨大成果,离不开改革开放打下的坚实基础,离不开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和大力支持,离不开东莞人那股只争朝夕的拼劲,锲而不舍的韧劲,敢为人先的闯劲,而归根到底靠的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坚强领导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科学指引。
逐梦未来 开启征程
潮平岸阔风正劲,扬帆起航正逢时。放长时空轴线,未来五年乃至较长一个时期,东莞正处于机遇期和窗口期叠加时期。
东莞不仅要关注自己的“小宇宙”,更要放眼外面的“大世界”——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国际力量对比深刻调整,和平与发展仍然是时代主题,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深入人心,同时国际环境日趋复杂,不稳定性不确定性明显增加。新冠肺炎疫情全球大流行正使这个大变局加速演进,给东莞带来的风险挑战更加直接明显。
另一方面,进入新发展阶段,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加快形成,粤港澳大湾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等国家战略的深入实施,“一核一带一区”区域发展格局的加快构建等,为东莞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宝贵机遇和战略支撑。
从时间维度看,今日之东莞,正在奋战奋进中书写新的历史巨变——作为改革开放的先行地,东莞从珠江东岸一个普通的农业县,华丽变身为令人瞩目的“国际制造业名城”,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也经历过类似2008年金融危机这样的“大沟大坎”。但荣耀和波折并没有成为它前进路上的包袱,反而成为城市进阶的动力和法宝。尤其今年以来,面对新冠肺炎疫情叠加经贸摩擦影响等巨大挑战,东莞以战时机制战时状态奋力夺取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双胜利”。这些,都为东莞“十四五”发展打下了自信的底色。
从空间维度看,今日之东莞,即将起笔新时代更辉煌的篇章——粤港澳大湾区呈一个“A字形”,东莞地处粤港澳大湾区几何中心,将成为整个大湾区东西两岸融合发展的主轴。东莞地处广深港澳科技创新走廊当中,处于广州、深圳两座一线城市中间,具有产业企业集聚和科技成果转化优势。通过东莞的连接转化,这里将成为“中国硅谷”,东莞可谓“两头吃水”“左右逢源”。
正是在此背景下,中共东莞市委十四届十二次全会隆重召开。
这是意义非凡的重要时刻——锚定2035,聚焦“十四五”,在“十三五”收官阶段落笔,在国家大格局、大方向、大战略中定位和谋划的一张发展蓝图。
这是逐梦未来的崭新征程——未来五年,东莞提出“六个打造”:打造富有活力和国际竞争力的高品质现代化都市;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湾区创新高地;打造以科技创新为引领的全国先进制造业之都;打造链接国内国际双循环的现代化枢纽城市;打造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范例;打造民生幸福美好城市。
站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点上,东莞将紧握“十四五”规划这根“接力棒”,推动“湾区都市、品质东莞”建设不断迈上新台阶,在全省实现总定位总目标中承担更大责任、走在全省前列。
勇往直前 展现担当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未来五年,东莞如何实现更高质量发展?
东莞提出坚持制造业立市和以发展先进制造业为根基不动摇,把先进制造作为东莞发展的“根”与“魂”,全力打造以科技创新为引领的全国先进制造之都。
2018-2020年,三年时间,东莞入围广东制造业500强榜单企业数量持续增长,结构持续优化,排名从全省第四攀升至季军、亚军。数据的背后,蕴含着东莞制造业鲜明的转型思路和孜孜不倦的转型实践,表明坚持发展先进制造业的决心和魄力不变,东莞制造引领高质量发展的“硬核”底气不变。
先进制造业的发展,尤其是集群式的发展,离不开创新。城市创新的浪潮,未来将怎样奔涌向前?一条科学谋划的“东莞路径”清晰可见。
从实践来看,科技创新是提高东莞核心竞争力的“药方”,已成为东莞经济社会转型发展的第一动力。“十四五”时期,东莞提出坚持创新在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深度参与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和广深港澳科技创新走廊建设,加快完善源头创新、技术创新、成果转化、企业培育“四大创新体系”,努力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湾区创新高地,不断激发和培育发展新动能。
人才者,求之则愈出,置之则愈匮。东莞对人才的渴求前所未有,提出强化引领创新发展的人才支撑,完善人才引进、培养和评价体系建设,加快湾区大学、香港城市大学(东莞)建设,支持东莞理工学院建设高水平理工科大学示范校,深化“技能人才之都”建设,形成各路英才近悦远来、奋楫争先的生动局面。
“在松山湖畔偶遇世界级科学家将不是意外。”中国科学院院士陈和生的这句话,常被媒体所引用,而现实已经印证这句话。
新时代赋予新使命,新使命呼唤新作为。把握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东莞方向清晰、步履坚实。作为全国全省的制造业大市和外贸大市,东莞坚持扩大内需战略基点,扭住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同时注重需求侧管理,更好利用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着力打造链接国内国际双循环的现代化枢纽城市,为全省打造战略支点提供有力支撑。
有什么样的城市,就有什么样的产业,就会集聚什么样的人才。近年来,东莞以城市品质提升引领经济社会综合转型,取得了有目共睹的显著成效。“十四五”时期,东莞坚持既定战略不动摇,坚持把城市发展优化作为基础工程来抓,推动城市品质内涵持续提升,加快建设面向未来、更具活力的大湾区高品质现代化都市,切实增强城市对高质量发展的承载力、对高端资源要素的吸引力以及在国内国际双循环中的竞争力。
将蓝图变成现实,东莞必须用足用好改革关键一招,不断激发内生发展新活力。东莞因改革而生,也因改革而强。东莞的改革从“三来一补”起步,向社会治理延伸。改革开放40多年来,东莞敢于改革,乐于改革,也善于改革。
东莞始终坚定改革开放的信心和定力,抓住“双区”建设和广深“双城”联动的历史机遇,全面支持对接深圳实施综合改革试点,用好省在改革创新实验区建设等方面对东莞的支持,与时俱进全面深化改革,锐意开拓全面扩大开放,为东莞现代化建设增动力、赋新能、开新局。
放眼全局,东莞要在新征程中走在前列,必须以更高要求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和党的建设,深入贯彻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和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把全市各级党组织锻造得更加坚强有力。
新时代呼唤大担当。全市党员干部必须以闻鸡起舞、日夜兼程、风雨无阻的奋斗姿态,在瞬息万变、潮起潮涌中扎实干、谋新篇、显担当。
拥抱“十四五”,东莞开启新征程。
记者:李金健 程永强 郑志波
原载于《东莞日报》2020年12月24日A04版
原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