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政协医药卫生界、教育界委员联组会上的重要讲话在东莞教育系统引起热烈反响。3月9日,东莞市教育局召开学习座谈会,要求全市教育系统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奋力打造品质教育,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继去年东莞把教育扩容提质纳写入市政府1号文件后,今年1月14日,市委市政府高规格召开推进品质教育建设大会,明确将“打造品质教育”作为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的核心战略,全面提升我市教育事业整体发展水平。根据工作部署,今年我市将锻造“扩容、提质、强师、服务、治理、改革”的“六脉神剑”,推动打造品质教育起好步、开好局。
扩容、提质:确保各学段学位供需平衡
对于人口近千万、地区生产总值近万亿的东莞而言,优质公办教育资源短缺一直是制约城市品质提升的短板之一。尤其是随迁入户子女数量的大幅上升致使东莞公办学位严重紧缺。去年4月,市发改局发布《东莞市人口发展规划(2020年-2035年)》,提出未来15年东莞人口发展的目标:2025年,常住人口达到960万人;2030年,常住人口达到1020万人;2035年,常住人口达到1080万人。
未雨绸缪,谋定而后动。东莞的新一轮教育扩容提质工作起于2018年,2020年全市完工新建和改扩建学校项目达32个,动工项目98个,均超目标任务,共新增学位3.7万个。
2020年,是我市教育扩容提质公民工作承前启后的一年。当年3月,我市发布市政府一号文,启动教育扩容提质千日攻坚行动,计划至2022年力争完成学校建设项目126个,增加学位15.68万个,用三年左右时间扭转学位供给不足的被动局面,补齐民生短板。
进入2021年,1月13日,我市举行推进品质教育建设大会,今年将推动新改扩建公办中小学 45 所、新增学位4.68 万个,公办幼儿园 18 所、新增学位 7000 个,确保各学段学位供需平衡。
市教育局表示,今年将持续推进千日攻坚行动,完善学位动态调整机制,编制基础教育设施专项规划,优化学校布局,落实公办学位供给与商住用地出让联动机制,完善高中教育用地保障,加快学校建设,探索建立建设质量监测员制度,确保“扩一所优一所”。
“预计5月完成功能楼基础建设,6月底内部整修,配齐设施设备,今年9月正式投入使用。”茶山镇中心小学相关负责人介绍,该校新增学位540个。如雨后春笋般冒出的优质公办学位,让广大家长吃下一颗“定心丸”。
教育扩容提质,一方面在于扩大学位供给,另一方面则要提升教育品质。今年,东莞将围绕办好家门口的每一所学校,促进学校内涵发展、特色发展、规范发展、均衡发展。同时持续推进集团化办学和品牌学校建设,新增品牌学校40所;打造品质课堂,培育首批品质课堂示范镇街、示范学校、精品示范课;启动特色学校、特色项目“双特色”普通高中建设;优化学前教育资源配置,规范各类幼儿园办学行为;启动民办教育分类管理试点,推动民办教育规范优质发展。
今年东莞出台《推进中小学劳动教育行动计划(2021-2025)》(征求意见稿),探索构建具有东莞特色的劳动教育模式。推进劳动教育,加快课程体系、教师培养、实践基地和家校社协同育人机制建设,创新劳动教育东莞模式,是东莞提升教育品质一大措施。以茶山镇中心小学为例,近日,该校劳动实践基地正式启用,未来,将实现劳动教育课程化、常态化和多元化。今后,茶山镇中心小学校门口的农场,随时可见孩子们劳作的身影。
强师、服务:完善教育服务体系
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在课堂,核心是教师。
“东莞对新教师建立了完善的培养和培训体系,新教师成长空间大,教师队伍整体素质高。”日前,市教育局赴北京公开招聘77名公办教师消息传来,今年即将从中国科学院大学毕业的张同学投出简历,期盼竞得一席之地。在此次发布的招聘公告中,记者留意到,绝大多数岗位要求应届毕业生学历为研究生及以上。
有业内人士坦言,从招聘源头把关,教师入行门槛提高,侧面反映出我市教育质量提升。为充实我市基础教育高层次人才和短缺专业人才队伍,优化人才队伍结构,我市还发布了《东莞市2021年公开引进公办中小学高层次人才和短缺专业人才工作方案》(征求意见稿),拟于2021年5月-7月面向全国公开引进高层次和短缺专业人才157名。
不仅是严把教师入口关,对于现有的教师队伍,今年,我市将以“莞邑良师”工程为抓手,全面提升教师队伍建设水平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开展最美教师评选,优化荣誉制度,加强监督管理。加快推进校长职级制改革,完善学校干部选任和教师职称评聘机制,规范编外教师管理。实施教育领军人才、教育家型教师、卓越教师培养计划,保障教师待遇,切实减轻教师负担。
今年3月9日,市教育局印发《东莞市普通中小学校设施设备配备标准指引(试行)》,分小学、初中、高中学段,对学校教育教学用房、办公和生活用房等设施设备配备提出了标准指引,提升教育装备水平,助力打造品质教育。3月10日,东莞市端品精密科技有限公司携3000万先进设备与10年以上工作经验技术人员进驻东莞市机电工程学校,双方着力培养精密模具设计制造人才。据悉,此次合作,端品精密科技有限公司将引进10台线割机、6台光学磨床等与机电工程学校展开合作,届时通过对学生开展手把手、一对一培养,快速掌握工厂实际设计及操作技能,实现学员零距离就业,工资有望达每月超8000元。
一系列密集的政策和行动体现了东莞教育部门不断优化服务、推动教育提质的诚意和决心。记者从市教育部门获悉,今年我市将推动职业教育产教融合,大力建设特色专业群、高水平校企合作基地,提高“双师”教师占比,拓宽中职高职衔接渠道;推动莞易学平台年内新增 500 门技能课程、引导不少于50 万人参加培训;推进湾区大学、香港城市大学(东莞校区)建设,推进东莞理工学院建设高水平理工科大学示范校,推进东莞职业技术学院开展本科层次职业教育试点;年内实现公办小学提供校内下午课后服务基本全覆盖;加强青少年防近视工作,年内更新改造10000 间教室灯光照明。
治理、改革:
破解教育品质提升难题的利刃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我市始终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位置,去年市教育系统开展了为期近三个月的大调研,对东莞教育事业发展“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深化研究,初步提出未来十五年,将分“三步走”实现教育现代化。
其中,“三步走”的第一步是“十四五”时期,打造品质教育,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1月14日召开的东莞市打造品质教育新闻发布会强调,要以着力提升“八大品质”打造“品质教育”。这八大品质是:党的建设品质、五育融合品质、学位供给品质、结构优化品质、服务发展品质、师资建设品质、教育治理品质、综合改革品质。东莞教育系统在大调研的基础上,聚焦提升“八大品质”,谋划推进“1+12”行动计划。
“扩容、提质、强师、服务、治理、改革”作为东莞打造品质教育的“六脉神剑”,如果说“扩容、提质、强师、服务”是破解教育品质提升难题的利刃,那么“治理、改革”则是这柄剑的魂,引领东莞教育迈向品质的大门。
具体而言,在治理方面,东莞将全面落实依法治教,深化教育领域“放管服”改革,构建共同参与的教育治理格局;加快推进现代学校制度建设,切实增强学校办学活力,加强进校活动清单管理强化信息技术赋能,建成一个教育大数据中心,服务智慧校园、智慧教学、智慧治理三大场景,提升教育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提高风险防范、矛盾调解、应急处突治理能力,建立健全校园疫情防控、安全保卫、校车运行、食品卫生等管理体系,保障师生安全。
改革创新,引领教育高质量发展,是教育事业发展的根本动力。东莞将突出以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破解影响东莞教育高质量发展的瓶颈制约。深化教育评价改革,创新义务教育质量监测、普通高中增值评价、“五育”综合素质评价等工作项目,积极争取评价改革试点示范;系统谋划、精准施策,创新公办学位供给机制,创新民办教育规范提质路径,创新优质教育资源培育模式,创新师资队伍建设方式,创新现代教育治理体系,积极创建广东省基础教育综合改革实验区 ,推动结构性变革,整体提升我市教育能力和质量。
记者:张理萌
原载于《南方日报》2021年3月23日B01版
原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