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非常荣幸担任广东以色列理工学院(下称“广以”)的校长!广以一定能走出一条办好一流新型大学的新路子,一定能成为一所特色明显的国际知名高等学府。”4月7日,广东以色列理工学院正式迎来新校长——计算凝聚态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龚新高。
从上海复旦大学奔赴汕头,履新广以校长,龚新高成为广以第二任校长,也是粤东粤西粤北地区高校的首位院士校长。拉长时间看,龚新高并不是第一位广东合办大学的院士校长。目前,全国已经招生的9所合办大学中,4所落户广东,3所都由院士担任校长。
科学家会与新大学生
擦出怎样的火花?
在中国科学院和复旦大学网站上,龚新高的介绍简明而分量十足:
1962年6月生于湖南省长沙县。1985-2005年任中国科学院固体物理研究所研究实习员、助理研究员、副研究员、研究员;2000年起担任复旦大学物理系教授;2009年起担任计算物质科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主任。1999年获得国家杰出青年基金,2017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计算物理与理论物理、实验物理一起,形成了物理学三足鼎立的态势。”早在2013年给学生开设的讲座上,龚新高介绍,有史以来人类做过约10"16次计算,而世界上最快的计算机每秒钟的运算量已与此相当,这为计算物理提供了技术支撑。他从计算模拟出发,发现了单质金属中金属键和共价键共存,预言了“金富勒烯”“理想玻璃”,突破了人们对单质金属以金属键相结合、结构密堆积的传统认识,激发了后续实验和理论研究。作为第一完成人,龚新高先后获得一项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和两项省部级一等奖等,发表论文300余篇,引用超过14000次。
现在,龚新高接棒广以校长职务,大家期待,科学家会与“10后”新大学生擦出怎样的火花?
广东以色列理工学院于2016年经教育部批准正式设立,2017年首年招生,是由以色列理工学院与汕头大学合作办学的一所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中外合作大学。
在任职大会现场,龚新高发表就职致辞,透露下一步的治校方向。
“广以要坚持正确的办学方向,牢记中外合作办学的初衷和使命,全面引进以色列理工学院的优质教育资源,根植于博大精深、底蕴丰厚的中华文化土壤。”龚新高说,同时要抓住国家科技创新战略机遇,扩大办学规模,吸引优质生源,并根据区域社会经济发展需要,加快新专业的布局和发展。
在教师队伍建设方面,龚新高说,要坚持以人才培养为中心,建设世界高水平的教师队伍。建设好一批一流学科,努力将学校的学科建设融入到国家的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体系。尽早把广以建设成为有国际影响力的研究型大学,为汕头、为广东的科技创新做好支撑。
多所粤港澳合作办学校区
也正紧锣密鼓建设
在全国高校群中,合办大学是新兴产物。目前,全国已经招生的9所合办大学中,北京师范大学-香港浸会大学联合国际学院(下称“UIC”)、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广以和深圳北理莫斯科大学4所落户广东,前3所都由院士担任校长。
有院士校长加持,在资源整合、教师队伍建设、影响力提升等方面的优势不言而喻。
2019年2月,著名数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汤涛担任UIC第二任校长。“人才是第一资源,没有人才,大学教育就办不起来。”上任之初汤涛曾表示,UIC首先会考虑引进更高水平的教师队伍,夯实师资实力。近两年来,UIC从全球引进讲师及以上级别教学人员141名,不断升级师资和科研队伍。
建校7年的香港中文大学(深圳)首任校长是中国工程院院士徐扬生。截至2020年8月底,该校引进世界知名教师360多位,其中包括诺贝尔奖得主4位,国内外院士17位。
随着粤港澳大湾区高等教育合作发展不断深入,现在多所粤港澳合作办学校区也正紧锣密鼓建设,高层次人才的聚集流动将更加普遍。
香港科技大学(广州)正在广州南沙区抓紧建设,预计2022年开学;香港城市大学(东莞)由香港城市大学与东莞理工学院合作办学,双方于2020年初签署了合作办学协议,校区计划今年年中启动建设。
而在珠海,澳门科技大学珠海校区准备落户珠海(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开设硕士及博士研究生的学位课程,珠海市人民医院还将建成澳门科技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
此外,香港公开大学计划在肇庆、香港理工大学选择佛山办学,也广受关注。
为高等教育均衡发展
下足力气
龚新高从上海赶来汕头,成为了粤东粤西粤北地区高校的首位院士校长。
刷新纪录的背后,折射出广东高等教育发展的主题:均衡。
全省153所高校,其中粤东粤西粤北本科和高职院校不超过30所。而在2015年首轮高水平大学、高水平理工科大学建设中,粤东粤西粤北仅有汕头大学和广东海洋大学入选重点项目建设高校。
如何破解高等教育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推动广东从高等教育大省迈向高等教育强省,更好地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2018年1月,广东高等教育“冲一流、补短板、强特色”提升计划应运而生。该计划除遴选一批头部高校以“冲一流”为高水平大学建设目标外,还推出“补短板”的粤东粤西粤北高校振兴计划和“强特色”的特色高校提升计划。广东以色列理工学院、广东石油化工学院、韶关学院等十余所粤东粤西粤北高校得到前所未有的支持力度,再添发展动力,为粤东粤西粤北地区发展提供人才与科技支撑。
现有学校改革发展的同时,如何提升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让更多粤东粤西粤北地区学子能在“家门口”上大学,也是高等教育均衡发展的一大挑战。
经过不断努力,2021年广东省教育工作会议宣布,2021年将有11所高校(校区)建成招生,其中9所落户粤东西北地区,实现地级以上市本科高校(校区)、高职院校全覆盖。
在不久前公示的《2021年粤东粤西粤北地区新建迁建高校资金安排方案》中,有7.73亿元省级财政专项资金重点支持7所高校,包括了华南师范大学汕尾校区、广东工业大学揭阳校区、广东海洋大学阳江校区,以及广东汕头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筹)、广东梅州职业技术学院(筹)、广东潮州卫生健康职业学院(筹)和广东云浮中医药职业学院(筹)。
今年秋季,粤东粤西粤北的新大学将迎来第一批学生。
扩容提质,增长强劲。在粤东粤西粤北,更多高校已建起来,院士校长等高层次优秀人才加盟助力,粤东粤西粤北打造人才聚集、教育提升新高地的目标越来越近。
南方日报记者 姚瑶 吴少敏 蔡沚彦 通讯员 李敏 林冰淳
原载于《南方日报》2021年4月8日第A07版
原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