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端创新平台,能为产业竞争力带来怎样的“加持力”?
探讨这一问题,纵观粤港澳大湾区,东莞松山湖提供了一个绝佳案例。截至目前,这里已经建成世界第四台、中国首台脉冲式散裂中子源,拥有30多家与国内著名高校联合共建的研发机构;正在建设松山湖材料实验室、南方先进光源研究测试平台,谋划建设中国散裂中子源二期、先进阿秒激光装置;培育了华为、华贝电子等一批高科技龙头企业。
通过打造高端创新平台,打通科技创新成果转化通道,构建创新驱动产业发展的完整链条,松山湖创新实验已经取得丰硕成果。对于已经踏上重振虎威新征程、全力谋求高质量崛起的中山来说,这一经验显然是值得借鉴的。
学习松山湖经验,引入大科学装置,谋划重大产业平台,中山已经迈出第一步。
大科学装置 原始创新起点
香港大学副教授黄明欣从事新材料科学研究,他的工作离不开实验。但研发工作的关键,在于获得钢材在不同组织结构及变形条件下的微观数据,这需要依托大科学装置——散裂中子源来完成。
过去,全球只有美国、日本等少数国家才拥有这一装置。黄明欣团队只能向日本散裂中子源申请使用设备,他需要先设计好实验步骤,再把材料寄到日本参加实验,这存在诸多不便。
2018年,中国首台散裂中子源在东莞建成运行,黄明欣不必再为实验大费周章。他从香港出发,只需驱车一个多小时就能到达东莞。借助中国散裂中子源,他的研究取得一系列重要进展。借助这样的便利,黄明欣团队开创性提出一种新的作用机制,以获得强度、韧性、延展性俱佳的低成本新型钢材,相关研究成果在国际顶级期刊《科学》上发表。
和香港大学一样慕名而来的,还有众多国内外高校:香港城市大学与散裂中子源、东莞理工学院合作,建设多物理谱仪;中国科学院和香港裘槎基金支持散裂中子源和香港城市大学建立中子散射联合实验室;英国剑桥大学测试太阳能薄膜材料的性能……
运行近两年,中国散裂中子源已完成200多项用户课题,涵盖材料学、物理、新能源等诸多领域。在这一大科学装置的助力下,越来越多的一流创新团队和前沿课题汇聚在东莞。
对东莞来说,中国散裂中子源是原始创新的重要起点。在散裂中子源园区的一旁,数十台工程机械忙碌施工,巨大的建筑轮廓正逐渐成形,南方光源研究测试平台项目正在这里加紧建设。拟建的南方先进光源是一台衍射极限第四代同步辐射光源,与散裂中子源一样同为观测物质微观结构的大科学装置。二者都是观察微观结构的“超级显微镜”,相辅相成,可以为科学前沿研究提供最先进的研究手段。
依托中国散裂中子源,东莞提出了打造“松山湖科学城”。
根据松山湖科学城总体规划,这里将以世界级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集群为核心,以应用基础研究、材料科学与信息科学交叉研究为主攻方向,按照全球视野、国际标准谋划建设世界一流的科学城。
新型研发机构 推动全链条创新
4所高校,30多家新型研发机构;以华为为代表的一批科技龙头企业以及320多家高新技术企业;各类人才近10万人……今日的松山湖,已经成为高端创新资源的聚集地。如何将这些科创资源优势充分转化为产业竞争力优势,是松山湖需要回答的问题。
带着“推动科研成果顺利产业化”的使命,由东莞市政府主导建设的材料科学与技术领域的新型创新研发机构——松山湖材料实验室应运而生。
新型研发机构不是新生事物,没有标准模式可以参照,松山湖强在人才队伍的支撑。王恩哥院士担任理事长,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得主赵忠贤院士担任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任,材料领域专家汪卫华院士担任实验室主任,此外还有大批顶尖科学家纷纷加入,松山湖材料实验室拥有了多层次人才队伍组成的强大阵容。
科技成果转化是一个漫长而复杂的过程,涉及多个领域,需要整合政策、金融、财税等多方面资源。让市场成为资源配置的主推手,打通技术和市场协同创新的现实堵点是关键。
在松山湖管委会牵头下,松山湖材料实验室与重点企业有效对接,实现了科技创新与产业的互动。
“市场的信息,在资料里是查不到的。”松山湖材料实验室的研究员付超对这句话深有体会。他带领的多孔陶瓷及其复合材料团队,是材料实验室引入的第一批“创新样板工厂”团队。
入驻不到一年时间,该团队完成了从研究方案制定、实验设备采购、中试试验平台搭建以及实验工作的全面开展。目前,该团队研发的最新成品,已满足锅炉、压铸、石化、环保等多个行业的商用需求,与20多家企业签署合作开发及应用协议。
科研成果在样板工厂内进行小、中试孵化,并适时与社会资本结合,持续培育出一批有发展潜力的新材料高科技企业。通过创新探索,“创新样板工厂”走出了一条科技成果转化的可行路径。同时,通过密切关注材料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的研发难题,实现产业需求对科研的反向拉动。
发挥市场在科技成果生态链上的主导作用,建立平衡各创新主体利益诉求的新研发机构运行机制。纵观松山湖材料实验室的创新发展,正着力构建“前沿基础研究—应用基础研究—产业技术研究—产业转化”的全链条创新发展路径。
创新“摇篮” 培育新型产业集群
打通全链条创新体系,最终都要落地到实实在在的产业发展当中。对初创企业和科研团队而言,普遍会面临人才难留、运营成本高等瓶颈制约,对系统集成的公共服务需求非常突出。
去年7月,松山湖国际创新创业社区揭牌,通过各类资源的高度集成,为企业提供低价的发展空间,为人才提供便利熟悉的生活环境,解决企业公共服务的痛点。计划安排1.5万平方米空间作为东莞市重点招商园区(低成本空间)进行试点,主要面向高成长性项目、高新技术企业,给予租金直接减免扶持。
同时,以打造“创新创业不夜城”为目标,该社区紧随潮流,引进一批“网红”品牌,吸引青年居住和逗留;在社区周边建设中小学、医院、公园等城市设施,加快社区人才公寓建设,为入驻人员的衣食住行提供便利。
对于一些新兴产业集群而言,这种集成化、一站式的园区服务,对于产业发展的撬动作用十分明显。
松山湖国际机器人产业基地内的“云鲸智能”,其主打的扫拖一体机器人“小白鲸”,在去年的天猫“618”活动中,上线30秒就卖掉1.3万台;完成B轮融资后仅两个月,就宣布完成了C轮融资。
目前,松山湖已经聚集了400多家机器人与智能装备产业企业,从业人员超过8000人,产业生态链条基本形成。聚集效应的持续发酵,正与周边大科学装置等配套合力打造大湾区科技创新的“摇篮”。
随着创新资源加速集聚、营商环境不断优化,松山湖的创新氛围日益活跃。在最新的全国高新区排名中,松山湖提升至21位,成为东莞科技创新的亮丽名片。
去年,东莞提出将松山湖打造成为粤港澳大湾区具有国际影响力和生态人文魅力的科技创新城,成为东莞乃至大湾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引擎。为此,松山湖正重点打造中心城区、南部科学城核心区、北部商务核心区、生态园、东部工业园五大核心区域,聚焦城市品质提升,优化完善园区空间布局。
未来,随着一系列交通、教育和医疗配套的落地,城市配套短板进一步补齐,松山湖将变得更加宜居宜业。
引“重器”育动能 中山要加速打造本土“松山湖”
9月26日,中山科学城(南区)人才公寓揭牌;目前,中山科学城总体城市设计方案已基本完成,中山科学城板芙区域规划方案已经编制完成;南区街道已完成中山科技创新园主要供地任务,中山科学城板芙区域土地整备完成率已达99.6%……
种种迹象表明,中山从上到下推动中山科学城重大产业平台的步伐在加快。
重大产业平台对中山的城市升级发展有多重要?东莞松山湖已经给出了答案。
中国散裂中子源这一大科学装置带来的原始创新能力,没有停留在科研层面,而是已经在东莞产业经济领域快速传导,开花结果。借助新的科研手段,东莞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内的高新技术企业向一系列关键技术发起攻关,将创新平台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技术优势,提升了区域产业的市场竞争力。
对于同属民营经济发达地区的中山来说,东莞已经对大科学装置的战略布局做了示范与验证。在重振虎威谋求高质量崛起的当下,中山需要做的,就是加速打造自己的“松山湖”。
去年10月,中山市委十四届九次全会召开,公布了《中山市重大产业平台划定实施方案》,提出通过全市“一盘棋”和跨镇跨街统筹,突破现有行政区划,谋划“3+4”重大平台。中山科学城,就是“4”个万亩级重大产业平台之一。
相比东莞依托中国散裂中子源打造“松山湖科学城”的探索路径,中山这次放眼长远发展,更加坚定地同步谋划中山科学城和两个大科学装置,为全市未来的产业经济转型升级打造具备原始创新能力的核心引擎。
未来,随着中山光子科学中心等大科学装置的落地,中山市乃至珠江西岸将实现大科学装置“零”的突破。但是,中山引入科研“重器”,并非仅仅满足于“填补空白”,而是出于为高质量崛起营造内生动力的强烈渴望。
对标东莞谋划松山湖科学城的大格局,中山正以巨大的决心和强大的执行力,加快推进中山科学城的建设,奋力补足创新短板,全力冲刺高质量发展的新关口。
记者:何伟楠
原载于《南方日报》2021年9月30日第AT04版:中山特刊《虎啸中山》
原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