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发展靠人才,民族振兴靠人才。
今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出席中央人才工作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强调要加快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并部署在北京、上海、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高水平人才高地,为做好新时代人才工作指明前进方向。
广东,改革开放的排头兵、先行地、实验区,因人才集聚而兴。改革东风起,“孔雀东南飞”,助力广东成为我国经济第一大省。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对广东人才工作高度重视、亲切关怀、寄予厚望:2018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广东代表团审议时,深刻指出“发展是第一要务,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2020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出席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0周年庆祝大会时,强调要实施更加开放的人才政策,聚天下英才而用之。
厚望如山,催人奋进!近年来,广东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人才工作的重要论述和对广东系列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围绕落实省委“1+1+9”工作部署,坚持党管人才原则,全方位培养、引进、用好人才,形成集聚高端要素资源的强大“磁力场”,各类人才如雨后春笋般竞相成长。
截至目前,全省专业技术人才、技能人才总量达2100多万人,位居全国前列。研发人员队伍壮大至110万人;全省高新技术企业、有效发明专利量稳居全国首位,有力支撑区域创新能力连续四年排名全国第一。
广东这片改革沃土,已然成为群英荟萃之地,“智力引擎”动能澎湃。
一把手抓第一资源
日前,省委组织部、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公示2021年“南粤突出贡献和创新奖”拟入选人员名单,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个人、广州中医药大学副校长、省中医院副院长张忠德等12位各领域领军人才榜上有名。
这是广东坚持党管人才原则,大兴识才爱才敬才用才之风的一个缩影。近年来,广东把做好人才工作摆到战略位置、提到重要议程、作为大事来抓,努力将各方面优秀人才集聚到改革发展各项事业中来。
省委领导班子以上率下、率先示范,“一把手抓第一资源”机制不断健全——
带头把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人才工作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作为政治要件纳入闭环落实机制。中央人才工作会议结束后,省委常委会暨省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第一时间召开会议,专题传达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人才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和中央人才工作会议精神,研究提出贯彻落实意见。随后,省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召开会议,各地级以上市召开市委常委会、市人才工作领导小组会议,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作为“第一议题”,建立闭环机制推动落地落实。
党管人才领导机制不断完善。成立省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定期专题研究部署人才工作。各市、县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坚持“一把手”挂帅,人才工作纳入市县两级党委书记、省直有关单位党组(党委)书记党建工作述职重要内容,用“硬杠杠”力推人才工作落地落实。
对人才工作的政治引领不断强化——
每年为获得省科学技术奖的领军人才颁奖,围绕经济社会发展重点工作定期召开座谈会听取意见建议,完善日常沟通联系的“直通车”制度,为人才办实事解难题,加强人才的思想教育引导,吸引优秀人才向党组织靠拢……如今,全省各级党政领导带头密切联系服务高层次人才,坚持“问候、问情、问需、问策”,实现联系服务工作制度化、常态化。
“我们要永远坚定听党话、跟党走!”去年“七一”前后,广东组织在疫情防控一线入党的青年医护人才代表开展党性专题研修活动。通过定期举办的高层次人才国情研修班,把爱国奋斗精神播撒到广大人才的心里。
强化战略人才支撑
功以才成,业由才广。
这些年,广东坚持人才引领发展的战略地位,国家重大战略部署到哪里,人才工作就跟进到哪里、服务到哪里,为广东加快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伟大时代造就人才,伟大事业呼唤人才。
广东抢抓“双区”和横琴、前海两个合作区建设重大机遇,制定实施粤港澳大湾区相关人才政策,建设粤港澳人才合作示范区,落实大湾区个人所得税优惠政策,推动深圳综合改革试点人才举措落地,人才在大湾区工作更便利、来去更自由。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建设国家级海外人才离岸创新创业基地、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实施更开放的全球人才吸引和管理制度,向世界发出“招贤令”、广撒“英雄帖”。
人才是科技创新最关键的因素。
面对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谁能广纳天下英才,谁就能在竞争中赢得主动、占领制高点。广东不断加大科技创新人才引进与培养力度,以国家级战略性创新平台为主组成的“国家队”和以省实验室、新型研发机构等为主组成的“地方队”,是广东建设科技创新强省、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底气所在。
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
脱贫攻坚、乡村振兴、“一核一带一区”区域发展格局牵引带动各类人才下沉基层一线,在广阔天地成长成才。为破解粤东粤西粤北地区人才引进难题,广东上线“百万农民线上免费培训工程”,开展“乡村工匠”职称评定,推动建设乡村振兴人才驿站,激活基层人才队伍“一池春水”。7000多名教育医疗卫生科技人才“组团式”帮镇扶村,结对帮扶9所高校、78家县级医院;1.4万多名科技特派员、2.5万名“三支一扶”大学生成为农业农村现代化生力军。
危难时刻,方显责任担当。
当新冠肺炎疫情来袭,广东打出“战疫人才策”“战疫人才贷”“战疫人才榜”政策组合拳,广大人才踊跃投身临床救治、流调溯源、科研攻关一线。广东还拿出15条政策措施,进一步加强公共卫生人才队伍建设。
培养造就高素质人才
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百年之计,莫如树人。
盯住省情实际、着眼发展所需,广东坚持走人才自主培养之路,加快建设规模宏大、结构合理、素质优良、作用突出的人才队伍。
——重大人才专项和人才工程成为靶向育才重要抓手。“广东特支计划”遴选培养千余名本土高层次人才;在国家重大人才工程中,青年项目入选数量连续多年居全国前列;“扬帆计划”重点支持粤东粤西粤北地区各市聚焦支柱产业,全方位、全链条打造引领产业发展的人才队伍;“粤菜师傅”“广东技工”“南粤家政”三项工程累计培训600多万人次,擦亮广东技能人才培育金字招牌。
——高校成为培养高水平复合型人才主阵地。从2018年起,连续两轮“冲补强”,让广东高校在国家新一轮“双一流”建设中迈上更高台阶。近三年,广东培养高校毕业生165万人,成为广东人才队伍的新生力量。
——打造青年人才后备军。广东印发实施《关于加快新时代博士博士后人才创新发展的若干意见》,完善青年人才引进培养使用机制。省科学院通过设立“百名青年人才培养专项”“青年科技工作者引导专项”,重点挖掘并支持有潜质的青年优秀人才成长发展。
——产学研加快融合,孵化高层次创新人才。松山湖材料实验室与东莞理工学院共建重点学科、开展定向培养,深圳湾实验室与北京、香港、深圳多所知名高校创新开发“实习生+联培生”模式;去年8月,广东第一批建设培育产教融合型企业名单公布,880多家企业入选。
——围绕产业链、创新链布局人才链。聚焦建设制造业强省,广东率先实施省级制造业人才政策,绘出绿色低碳、生物医药等重点产业领域人才开发路线图,为培育世界级先进制造业集群和20个战略性产业集群布局储备人才。
在南粤大地上,各支人才队伍不断壮大,形成蔚为可观的人才大军。
海纳百川广聚天下英才
不拒众流,方成江海。
根据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广东常住人口超1.26亿,连续14年蝉联“人口第一大省”。人口素质稳步提升,常住人口中15岁-59岁人口比重占68.8%,每10万人中拥有大学(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的超过1.5万人,为广东经济社会发展带来更多活力。
这背后,是广东集聚人才的“密码”:张开怀抱,以全球视野引进海内外“高精尖缺”人才,聚天下英才而用之。
——依托重大人才工程“压舱石”,广东“大手笔”引才聚才。优化实施“珠江人才计划”,健全科技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引进培养使用机制,加快汇聚国际高端人才。设立博士博士后人才专项计划,目前已引进全球前200名高校青年人才逾千人。
——锁定高端紧缺人才“优先项”,广东努力夯实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人才根基。创新人才举荐方式,制定关键技术领域和战略必争领域引才图谱,布局“卡脖子”技术科研攻关项目,带动集聚一大批海内外高层次人才攻关。
重大科技创新平台聚才效应明显。位于东莞的中国散裂中子源,汇聚了以中科院院士、粒子物理学家陈和生为代表的近500名科技人才和工程技术人员。国家和省重点实验室体系化布局逐步完善,吸引集聚海内外人才近万人,其中80%拥有博士、硕士学位和高级职称。
——人才配置让市场“挑大梁”,广东拓展引才渠道。广州、深圳获批国家级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建立国家、省、市三级联动产业园体系,广东人力资源服务业企业数、从业人数和营收均居全国前列,成为集聚人才的“润滑剂”和“催化剂”。
——重大展会平台成为人才国际交流纽带。广州“海交会”、深圳“高交会”和“国际人才交流大会”等国家级高端人才交流合作平台影响力、辐射力不断提升,为海外人才来华和留学人员回国发展铺路架桥。
环境好,则人才聚、事业兴。
这些年,广东从优化人才环境、提供便利化服务等方面着手,努力做到近悦远来、拴心留人——
在优化营商环境、健全知识产权保护体系等方面下功夫,知识产权综合发展指数连续8年位居全国第一,法治环境成为吸引人才的有力加分项。
“人才优粤卡”申领群体越来越广,持卡人可凭卡享受户籍办理、子女入学、社会保险、交通出行等14项服务,便捷办理停居留、出入境、工商登记等18类事项。
深化改革厚植人才沃土
如今,在开展人事制度改革试点的广东高水平大学,设置哪些岗位、招什么人、职称怎么评、薪酬如何分配,这些高校拥有更大自主权。
针对人才发展体制机制障碍,广东近年来陆续出台《关于我省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的实施意见》等一系列政策文件,通过简政放权破解人才发展束缚,用减压松绑释放人才活力。随着《广东省人才发展条例》《深圳经济特区人才工作条例》等法规的颁布实施,广东人才工作的法治环境不断优化。
——加快下放职权,让用人单位有更多“话事权”。广东建立高层次人才专项编制周转池,有效破解事业单位引才留才难问题;出台系列职称评价改革实施方案,向300多个社会组织、行业协会、用人单位下放职称评审权。
——减少“繁文缛节”,让人才有更多“自主支配权”。探索建立首席科学家负责制等新的组织管理模式,下放科研项目直接费用调剂权,建立资金拨付绿色通道,广东科研人员拥有更大的人财物支配权和技术路线决策权。
——合理评价激励,让人才有更多成就感。在暨南大学、广东工业大学、省科学院等单位,职务科技成果权属改革试点让创新人才“名利双收”,也推动沉睡的科技成果走向市场。贯通高技能人才和工程技术人才职业发展通道,高技能人才申报工程技术试点扩大到20个专业,加快打破职业发展“天花板”。
改到真痛处,催生新活力。
抬望眼,人才大潮涌珠江,千帆竞发、百舸争流。
迈上新征程,广东将沿着习近平总书记指引的方向,按照中央人才工作会议部署要求,以推动建设粤港澳大湾区高水平人才高地为牵引,加快新时代人才强省建设,为广东在新征程中走在全国前列、创造新的辉煌提供人才支撑!为我国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贡献广东力量!
记者:王聪
原载于《羊城晚报》2021年11月1日第A2版
原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