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昨日获悉,2013东莞城市发展报告——《从工业区到园区》(以下简称“报告”)出炉,该报告由东莞理工学院社会发展研究院负责编纂,其对东莞工业区30多年发展的状况进行了摸底和梳理,首次亮出了东莞工业区的家底。
报告通过研究得出结论,从工业区到园区的转变是必然发展趋势,东莞要推进工业区的转型升级,并和园区很好的融合,松山湖高新区、虎门港区等五大园区将是东莞推进政治、经济等“五位一体”发展的实验区,并将引领东莞产业和城市升级。
【家底】
300亩以下的工业区有245个
东莞理工学院社会发展研究院与东莞市对外贸易经济合作局进行合作,对东莞市的工业区进行了地毯式的摸底调查。数据显示,从1978年8月引进全国第一家外资企业组建成第一个工业区,即茶山镇塘角工业区开始,截至2013年7月,我市先后建成了503个工业区。
报告主编邓宇鹏介绍,东莞的工业区是指从改革开放初期开始,各地(包括乡、村、生产队、村民个人)划出地块,盖厂房,招商引资办企业的工业区域,其发展具有按市场规律建立、在工业区的成长中表现明显的不均衡和具有明显的支配效应、扩散效应等。
调查显示,东莞的工业区主要分布在东部、南部和中部镇街,300亩以下(小于300亩)的有245个,占53.8%;300-500亩(小于500亩)的有68个,占14.9%;500-1000亩(小于1000亩)的有73个,占16.1%;1000到3000亩(小于3000亩)的有48个,占10.6%;3000亩以上的只有21个,占4.6%。
其中,长安镇工业区数量34个,位居全市第一,企石镇和樟木头镇都以33个名列第二,超过10个(包括10个)工业区的镇达26个,占全市镇街的81.2%,目前进驻企业数最多的是虎门镇大板地工业区,其企业数就达到276家。
在针对工业区主导产业的调查中,无论是企业数量,还是纳税总额及从业人员,数量最多的都是电子产业,其次是五金,第三是塑胶。
记者从报告中发现,在1990年-1999年短短十年间,东莞先后建立起大大小小工业区255个,占现有工业区的51.8%,仅1995年一年就新建了43个,是我市工业区发展最快的时候,而2009年至今进入调整转型阶段,五年只新建了13个。
【贡献】
503个工业区现有企业14413家
报告指出,东莞经济奇迹的取得与东莞工业区地贡献息息相关,工业区有力地促进了经济的快速增长。邓宇鹏介绍,1978年东莞工业企业1290家,1997年发展到16857家,而503个工业区现共有进驻企业14413家,占全市(1997年)的85.5%,从1978年到2012年共34年时间里,东莞GDP总量增长了820倍,工业区对经济的贡献不言而喻。
另外,工业区在提升地区工业化水平的同时,大量劳动力等生产要素在工业区聚集,也推动了我市城镇化的发展。数据显示,到2012年底,东莞全市的户籍人口和常住人口分别为187.02万人、829.23万人,其中城镇常住人口735.28万人,人口城镇化率为88.67%。
报告中还指出,东莞工业区的发展,以及以外源加工型经济模式为主的独特的工业化路径,使得东莞成为典型的移民城市,各种文化和思想交流碰撞,创造了无价的精神财富。
但是,报告也指出了东莞的工业区存在的如空间布局缺乏规划和协调;产业层次偏低、特色不突出,发展后劲不足;基础设施相对滞后;管理层级低,难以推进产业升级和城市升级等问题。
【方向】
园区带动产业和城市升级
针对工业区发展遇到的问题,以及东莞城市和产业转型的迫切需求,报告指出,一方面,东莞必须通过制度创新,实现工业区的转型升级,最终实现可持续发展;另一方面,由于土地、资源等多重压力,发展园区经济是东莞工业发展方式转变的必然选择。
邓宇鹏建议,在实际的发展中,园区要准确定位主导产业,走差异化发展道路,提高支柱产业的集中度,增强园区内企业的关联性,大力培育和引进龙头企业,还要创新园区开发模式,并提高园区内企业的创新能力,同时要在园区决策和管理等制度创新上有所突破。
报告还强调,我市产业和城市升级离不开园区,必须和周边镇街协调发展,实际中,要把市政府顶层设计和自发协作相结合,要进行资源整合、优势互补与产业发展一体化,还要建立资源共享的区域间联合会与利益分享机制等。
原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