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高建动态 > 正文
高水平理工科大学建设与发展之路:理论提炼与实践探索

  • 发布单位:学校办公室
  • 发布时间:2017-01-04
  • 字体大小:  

 为深入落实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的决策部署,积极响应胡春华书记关于高等学校服务创新驱动发展的指示精神要求,东莞理工学院积极研判形势发展,不断进行开拓性地理论探索与实践创新。近期,学校党委书记成洪波从背景需求、功能定位与建设路径三个方面对高水平理工科大学建设与发展进行了理论提炼和实践反思,相关成果作为封面要目论文发表在中国工程院教育委员会会刊、中国高教学会工程教育专业委员会会刊、CSSCI期刊《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6年第五期。

 文章研究指出,高水平理工科大学的提出和建设具有服务创新驱动战略、服务产业转型升级、探索高等教育结构改革等三大深刻背景。政府统筹规划、非均衡配置政策资源和优质教育资源的目的是要通过以点带面,打造区域高等教育高地和经济社会改革发展示范区。面对产业发展亟需智力支持、技术支撑、人才保证等方面的压力,高水平理工科大学必须积极寻求内部变革,找到大学与社会尤其是与产业转型升级的契合点,在较高的学科融合度与专业集聚度、敏感的产业需求互动、强劲的应用科技开发能力、深度产学研用融合、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等方面凝练自身优势,确立之所以成为“高水平”、“理工科”大学的关键标识,充分发挥人才、体制、知识、技术等创新要素的聚集和整合功能,有力服务于创新驱动的国家战略和区域布局,履行“支撑引领产业进步、服务推动地方发展”的责任与使命。

 文章基于东莞理工学院近年来的创新实践,研究提出建设高水平理工科大学的四条基本路径:一是面向产业,凝练新型交叉学科领域方向。高水平理工科大学的学科建设必须打破传统学科建设的路径依赖,一方面要体现知识体系内在发展的逻辑,关注、推进和拓深学科性知识的前沿问题,另一方面要更加注重知识属性多样化发展的逻辑,尤其要凸显和重视生产性知识,加强学科、专业、产业等组织与知识的融合,捕捉和凝练新型交叉学科方向,着力解决行业企业等核心关键技术问题,构建面向现代产业发展需求、“保存—传播—创新—转化”知识 的功能连结体。二是项目牵引,打造新型科技创新平台。科技创新平台是理工科大学科技创新活动载体和学科建设的重要支撑。通过科技创新平台的建设,可以促进学科优势融合,实现创新要素积聚和系统集成,提高理工科大学承担重大科研项目的能力,支撑学科高水平发展,也有利于培养复合型科技创新人才和组建高水平科技创新团队。要紧紧把握高水平理工科大学的功能定位,注重优势整合,精准发力,围绕智能制造领域的产业需求,凸显大学对于产业转型升级的“贡献度”,强化重大科技研发成果的培育及转化,努力形成以重大科技研发项目为牵引、以行业企业核心关键问题为导向、以学科交叉融合为驱动力的科技创新平台构建模式。三是人才为本,建设高水平的创新人才团队。供给侧结构性调整需要提高全要素生产率,而人才是整合其他各种要素、发挥所有要素综合功能的核心。要紧扣广东战略性新兴产业、先进制造业重大需求,着力构建智能制造领域高端创新人才聚集洼地与高素质人才培育高地,形成支撑珠江口东岸制造业转型升级的智力支持体系。必须紧紧围绕智能制造领域新型学科专业群和重大项目、重大平台建设,改革人才聚集机制,面向国内外多模式引进既具有国际前沿核心技术、又具备产业背景的复合型人才和团队,形成在学科前沿和技术前沿紧密结合的创新集体,引导高层次人才直接服务行业、企业。探索按照需求分层分类设计高层次人才引进和培育计划,有机整合已有资源与引进资源,重点建设一批围绕智能制造领域的优秀教学科研团队。注重中青年卓越后备人才培养,推进中青年教师队伍国际化进程,拓展中青年教师国际视野,促进青年拔尖创新人才脱颖而出。四是产教融合,建立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体系。培养创新创业型人才不仅是高水平理工科大学自身建设与发展的需要,更是从根本上提高产业生产要素的利用与资源配置效率,决定国家或区域科技创新能力和工业生产能力,实现经济社会持续协调发展的客观要求。学校面向智能制造领域的人才需求,通过特色产业学院等组织创新着力构建科教融合、面向产业的一批协同育人平台,探索推进人才培养、技术研发与社会服务的一体化,推动学科专业交叉融合,培育新的专业增长点,打造智能制造领域新型专业群。学校围绕工程技术人才专业能力结构和培养质量标准,深化教学体制机制改革:以深入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组织申报和接受国际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等为契机,构建产教融合培养制度与环境,与合作单位共组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共建“双结构型”师资队伍,共建联合实验室,结合开展工科人才“创新班”、创业精英班、人文实验班等人才培养模式探索,实现错位竞争、差异化发展;大力开展专业综合改革,扩大“卓越计划”改革试点范围,强化课程资源开发,建立学年学分制管理与保障体系;优化人才培养方案与专业课程设置结构,从产业的技术需求向创新创业人才的能力需求、专业培养标准、培养过程反溯倒推,大力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和毕业生就业质量;深入推进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出台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紧扣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目标,加强与产业行业结合,完善创新创业课程体系,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效果评价改革,建立创新创业的科技服务保障体系。

 文章的刊发,不仅体现了学校师生在理论和实践上不断明确建设高水平理工科大学的理念、思路和措施,而且作为国内高等工程教育改革研究领域为数不多的专门研讨高水平理工科大学建设规律的学术论文,其主要观点和研究结论在产学研合作业界产生了广泛影响,对于落实推进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关于建设高水平理工科大学的决策部署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网站导航 | 网上投票 | 联系我们 | ENGLISH |

   东莞理工学院 Copyright©2013 Donggu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All Rights Reserved. 粤ICP备05008829号